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指揮使,是怎麽死在文官手下的?
明朝276年,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 它是明朝軍政搜集情報機構,不僅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還掌管著刑獄,並賦予巡察緝捕的權利。
錦衣衛直接向皇帝負責,他可以逮捕包括皇親國戚的任何人。所以那時,大家壹聽錦衣衛這三個字就像過街的老鼠能躲就躲,包括王公大臣。因為只要他們皇帝面前說句壞話,輕則失去聖眷,重責丟官丟命,更嚴重者將會連累家族。可以說錦衣衛指揮使絕對是明代政治中的“狠角色”。
但是,就是這種“狠角色”卻創造了“奇跡”在朝堂上被文官活活打死,死狀淒慘,簡直是錦衣衛的恥辱,他就是明英宗時期的錦衣衛指揮使(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長兼國安部長)馬順。
為什麽壹個官職高又有權的馬順會被文官活活打死呢?這事還得從太監王振開始說起。
王振,河北蔚州人(現在的河北蔚縣),懂文墨,在永樂末年自感仕途無望的他自宮進宮當太監。王振聰明狡黠,懂得察言觀色很快就得到宣宗帝的信任,並任命他為太子朱祁鎮(後來的明英宗皇帝)的東宮局郎(掌侍服之事),之後更成了明英宗的心腹。
1435年宣宗病逝,太子朱祁鎮即位年號正統(太子九歲),因為明英宗年幼,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操持,任用“三楊內閣”主理朝政。
那些敢反對他的大臣都被他陷害,不是入獄就是譴戍,還有的官員被戴上刑具,押到長安門外示眾。
對於太監,王振壹樣暴戾,張環、顧忠等人寫匿名信想要揭露他的罪行,他知道後,直接把他們淩遲處死。
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派了2000余人貢馬,向明朝邀賞,王振不肯多給賞賜,還減去馬價五分之二的錢,更是下令禮部不給來貿易的人吃飯。也先本來壹直想出兵攻打明朝,但壹直苦於沒有借口,而王振這壹舉動無疑是給也先發兵的理由。
同年七月,也先統率各部,攻打山西大同史書記載“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打得明軍節節敗退,軍情不斷地傳到北京。此時的王振擔心瓦刺人侵占自己家鄉的田莊,但又想趁機在鄉人面前擺威風,順便想在軍事上立功並顯示他超凡的能力就開始慫恿明英宗禦駕親征。
因為明英宗的父親明宣宗在世時,常常效仿自己的祖父朱棣率軍親征。而明英宗也有著強烈的英雄情節,再加上王振對英宗說,瓦刺人不堪壹擊,明英宗腦子壹熱,就下聖旨決定禦駕親征。
《國朝獻征錄》記載,朝中官員聽到聖旨後,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於謙 “力言六師不宜輕出”,王振氣得大罵,並罰這些官員跪在門外。
7月16日,明英宗和王振帶50萬大軍出發。壹切軍事政務都由王振決定,隨軍出征的文武大臣不能參與軍事政務。對於不懂軍事的王振,隨心所欲的指揮士兵們。
最初,王振勸說明英宗往北京西南的紫荊關,目的是想經過他蔚州老家,向鄉人炫耀自己。但是中途,他又改變主意往北京西北的居庸關過懷來到宣府。
正是因為這個改變,讓明軍被也先軍隊困在土木堡。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即可疲勞,無力應戰。也先大軍四面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 軍隊陣形大亂,兵士們因為相互踩踏死了很多人,屍體遍布原野,隨征的大軍幾乎戰死。
王振見形式不妙,丟下明英中獨自逃跑,此時明英宗身邊的護衛將軍樊忠對王振是恨之入骨以棰棰死,明英宗被抓,66位隨軍大臣死於亂軍之中。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之變“。
土木堡之戰的戰況傳到北京之後,百官在朝廷上號啕痛苦。此時,孫太後聯合兵部侍郎於謙,扶持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年號景泰。
都禦史陳鑒面奏明代宗,列舉王振的罪行,眾多文官也說:“王振罪不容誅,死有余辜。王上如不即正典刑滅其族,臣等今日就死在這裏。”說完眾多文官就跪地不起。
明代宗原本只是個混吃等死的王爺,哪裏見過這種陣仗,不知所措的他只能用“拖“這壹計,並說此事需要從長計議,這壹策略引起了群臣的不滿。
這時,王振的心腹錦衣衛指揮使馬順還看不清形勢, 壹副維護好朝堂秩序的姿態,仗著自己的身份,不僅為王振辯護,還囂張傲慢的呵斥百官。
看著這個在他們面前做威作福的馬順,又想起那個讓人切齒痛恨的王振,百官們頓時怒發沖冠。
給事中王竑見馬順還在那裝腔作勢,頓時暴跳如雷,他挽起袖子沖上去抓住馬順的頭發,將其推倒在地並罵道:“妳們這幫奸黨,論罪當誅,還這麽囂張?“
他壹邊罵壹邊用拳頭打在馬順身上。朝堂上文官們都看呆了,但很快晃過神來也跟著沖了上去,對著馬順拳腳招呼,馬順就這樣被文官們活活打死在朝堂上。
此時的明代宗被這血腥的場面嚇得逃跑,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在朝堂上被活活打死,這可是建國以來從未發生的事情。明代宗怕死,覺得此時還是順從民意比較安全,赦免了動手的官員,並把王振的族人淩遲處死,這才平息額這場風波。
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壹死,職位空缺。百官們商討後,決定讓於謙的女婿朱驥上任錦衣衛指揮使。 朱驥 上任後開始改革錦衣衛那些太殘忍或是變態的刑具。而朱驥的公正嚴明,也成為史上公正而著名的錦衣衛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