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概述?
先秦時期,我國古代文學已經產生了輝煌的篇章,它的標誌即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詩經》收詩三百零五篇,按照音樂分類,***有“風”、“雅”、“頌”三部分。《詩經》中靈活運用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初步形成民歌創作的藝術傳統,為後世文學創作奠定了發展的基礎。《詩經》中的篇章大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人民性,自西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豐富復雜的社會生活,以及當時人民多樣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實生動的反映。
戰國後期,在南方產生了具有楚文化獨特風采的新詩體,即楚辭。楚辭以六言、七言為主,長短參差,靈活多變,多用語氣詞“兮”字。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運用楚辭形式創作了《九歌》和《九章》。其代表作《離騷》,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宏偉瑰麗的長篇抒情詩。《詩經》和楚辭,在文學史上並稱“風騷”,***同開除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精神和浪漫色彩並駕齊驅、融會發展的優秀傳統,並垂範於後世。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遊士蜂起。在百家爭鳴的政治文化環境中,產生了諸子散文,其中佳篇往往說理透辟,邏輯嚴密,言辭鋒利,善用比喻,〈論語〉〈孟子〉或警策,或雄暢,〈莊子〉則文學性最強。與諸子散文輝映壹時的,是壹記事為主的歷史散文。《左傳》、《國語》和〈戰國策〉,後壹時為序,或以國為別,其中的優秀篇章,情節曲折,人物生動,剪裁得體,有很高的藝術性。〈戰國策〉的人物描寫更有個性,技巧愈加高明,言辭愈加鋪張,是歷史散文中文學價值最高的壹部。
兩漢時期,大壹統帝國君臣追求物質和精神享樂,用文學來歌舞升平,弘揚國威,於是辭賦應運而生。漢賦經過了騷體賦、大賦、抒情小賦幾個發展階段,給予魏晉辭賦和唐宋文賦以直接的印象。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樂府詩。樂府本是建於西漢武帝時的官方采詩機構,其所采集的民歌即稱為樂府詩。樂府民歌多“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深刻反映了兩漢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心態、願望和要求。其著力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的精神和賦、比、興各種手法的互補運用,與《詩經》壹脈相承,而它長於敘事鋪陳,語言富於生活氣息,句式以雜言和五言為主,有體現了詩歌藝術的新發展。在漢樂府民歌哺育下,漢代文人五言詩也由醞釀而逐漸發展成熟。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成熟的標誌。這是壹組由寒門文人創作的抒情短詩,抒發了動亂社會下層士子的牢騷不平,情調難免感傷。與漢樂府民歌多為敘事詩不同,《古詩十九首》長於抒情,委婉含蓄,自然質樸中顯出精煉工切,被後人贊譽為“五言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