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為什麽美國那麽怕華為?

為什麽美國那麽怕華為?

1、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恐懼

5月17日淩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隨後,作為華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在壹封致員工的內部信中稱,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兌現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

從來沒有任何壹家公司讓號稱全球霸主的美國這麽恐懼,5G全球封殺華為的通信設備和技術,更是強制讓Google、微軟、intel、高通等這些系統和芯片廠商逐步對華為進行封鎖。

可以看到,在2018年華為的700億美元采購中,大約有110億美元是來自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科技公司等美國公司。如果美國繼續制裁華為,那麽可以想見這些企業的那部分營收將直接消失。而目前壹些企業已經開始受到波及。

2、華為的物美價廉惹惱了美國人?

在美國俄勒岡州東部的偏遠地區,華為遠非美國官員口中的來自中國的"大壞狼",而是通往21世紀的生命線。東俄勒岡電信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約瑟夫·弗蘭內爾說,這家中國最大的技術公司生產高質量網絡設備,賣給農村電信運營商的價格比其競爭對手少20%到30%。華為的設備還幫助二十多家美國電信公司向許多最貧困、最偏遠的地區提供座機、移動服務和高速數據。

事實上,包括弗蘭內爾的公司在內的壹些電信企業並沒有聯邦政府補貼,它們在向偏遠貧困地區提供服務時成本較高。但華為能讓奇跡發生。華為在網絡設備制造方面已成為世界領先者,它正在努力主導被稱為"下壹代無線技術"的5G。

"他們(華為)的設備非常非常好,"同時擔任俄勒岡州議會寬帶咨詢委員會主席的弗蘭內爾說,"我們還沒有在市場上找到類似的設備"。而正是因為物美價廉,並且其領先的技術和優惠的價格在市場上很難找到替代,華為令美國政府擔憂起來,並試圖破壞這個"奇跡"。

3、網絡安全壹直都是偽命題

對華為來說,運營商設備壹直無法進入美國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所謂的“安全問題”。 從2001年華為在德克薩斯成立北美分公司FutureWei,到2012年10月遭遇美國國會調查被迫退出美國電信設備市場,華為運營商業務在美國的經歷可謂壹波三折。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壹場采訪中表示,阻止華為進入5G市場意味著競爭的減少,這可能導致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話費,而電信公司不得不增加支出。他表示,政治因素可能比實際安全問題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美國政府當局為什麽要壹直針對作為壹家商業公司的華為?如果說5G會帶來網絡安全問題,我認為這些言論是出於政治動機,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徐直軍說。 但?在美國看來,5G將迎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實現物與物的連接。這意味著5G網絡比之前幾代網絡更復雜,更容易受到網絡攻擊,而他們認為使用中國設備將更容易受到中國的監視。美國官員稱,擔心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可能會監視這些網絡或隨時進行斷網。

面對質疑,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今年的財報溝通會上再次對記者表示,“華為產品沒有任何後門,現在華為也打開了前門,開放了源代碼,相關機構對華為做了最嚴格的測試。”郭平稱,當前華為在網絡安全上受到的測試是前無古人的。他呼籲更多的同行企業加入這樣的安全測試,“不要被華為甩開太遠。”

想想曾經的美國思科公司的後內,想想斯諾登,美國政府妳們有臉說?

4、讓美國恐懼的華為AI新布局

華為要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是壹個開放的生態。面向整個生態,華為HiAI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將提供芯、端、雲三個層面的技術開放,賦能全球的合作夥伴。

在芯片側,華為將通過HiAI移動計算平臺、影音工具、遊戲助手等打造流暢的操作體驗;在終端側,華為通過智慧硬件、HiAI平臺、AR/VR等設備來構築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提供壹系列智能感知和交互能力;在雲側則通過華為移動服務(HMS)、AppGallery等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使用需求。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18”上,華為發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AI芯片升騰910和310等。看來,華為距離實現“AI普惠”越來越近,而在這個大願景下,產業物聯網必然首先獲利。 華為 IoT (物聯網)戰略再度明確:“聚焦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產業生態黑土地。”華為強調,建設以“聯接+雲+智能”為核心的物聯網基礎設施,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AI助力企業物聯網之路,華為並非獨行者。微軟也宣布在未來四年投資50億美元用於物聯網創新,用廣義的“邊緣計算+IoT+Ai”模式服務客戶。它將為邊緣和雲引入智能功能,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從而簡化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