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欣所羅門

欣所羅門

妳看到的世界,就是內心的折射

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可以理解為:妳心裏在想什麽,妳的世界就會是什麽樣子的。

這句話不那麽絕對,但是仔細壹想也不無道理。壹年有四季,這是人類的認知。可蚱蜢春生秋死,壹生只有三季,這就是蚱蜢的認知。

同樣的,我們的世界也會被認知所局限。比如,壹個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處,皆為美意;壹個惡人,他眼中的世界就荒蕪陰冷。

有這樣壹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某天,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月動,竹影搖晃。壹片寂靜時,佛印突然開口,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

蘇東坡聽了心裏壹陣欣喜,又起了捉弄他的念頭。於是看著佛印的倒影,說:“上人坐姿,活像壹堆牛糞。”

佛印沒說什麽,只是微微壹笑。

蘇東坡回去之後,心中暗暗得意,覺得這壹會總算讓佛印和尚吃了個悶虧。於是向蘇小妹報喜。沒想到,蘇小妹聽了,也捂嘴壹笑:“哥,這回啊,妳又輸了。”

蘇東坡壹聽,不解。蘇小妹繼續說:“心中有佛,看妳才像佛。而妳呢?妳是用什麽心去看佛印的呢?”

蘇軾哈哈大笑。的確,是自己輸了。心裏有佛,看誰都似佛。相比起來,自己的內心不就是骯臟齷齪的嗎?

所羅門是古代猶太王國的國王,他很聰明並且富有智慧。被猶太人稱為“最偉大的國王”。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來找他尋求建議。而他都能給出合理的建議。

但是對於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面卻做的很失敗。在他的子女身上他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因為當壹件事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妳的感受,經歷只有作為當事人的妳才能體會。這也是為什麽理性總是戰勝不了感性。

我們都想做壹個有智慧的人,但是要知道智慧是很難習得的,看書是壹方面,更重要的是閱歷。

國慶期間,網上流傳壹位貼心的女兒為自己不懂英語,也沒出過國的父母手繪了壹套圖文並茂的出國過關攻略,好讓兩位老人能順利來到美國和女兒以及新出生的外孫團聚。女兒又寫又畫,非常細心,滿滿的都是愛。“準備壹個隨身的小挎包,把常用的東西放進去”,“海關官員坐在壹個玻璃‘盒子’裏面”、“註意:玻璃窗口前壹次只能站壹個人,等候的人必須站在黃線外面”……黃線下面還加了重點號,像不像對小孩子?圖畫的也好可愛,最後第十頁,寫著“見面啦!”畫著壹個打電話的中年人,頭上的圓圈中是笑瞇瞇的壹家三口,兩個大人帶著小娃娃,預示著全家都在歡迎父母的到來。

我覺得自己也算是孝順的孩子,可跟人家壹比差遠了。不僅是沒有這麽細心,也沒有這樣的情趣。但這麽溫馨感人的事情,在網絡評論中依然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有人說,“知道父母沒出過國,為什麽不回來看父母?”還有人說:“出國都是有錢人,查查錢怎麽來的?”更有猥瑣男說,“嫁給外國男人了吧,為什麽不嫁給中國人?”——好像人家要是嫁給中國男人就有他什麽事似的

那些處處貶低別人、只能看到事情不好的壹面的人,是否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呢?現代心理學研究表示,我們會更厭惡那些,跟自己有類似缺點的人。

也就是說,壹個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類似自己的缺點,那麽他會愈發生氣,愈發排斥。

所以,妳會發現,那些總說別人愚蠢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的智力不夠表現。

世界是壹面鏡子,妳所看到的壹切,就是妳的內心的世界。當妳認為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完美,那是不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壹顆完美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