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怎麽能從土裏挖到魚的?
剛剛看了個視頻,大概就是幾個非洲小哥哥拿個鋤頭從土裏挖出壹個個東西,壹撕開就是壹條魚,魚是怎麽活下來的怎麽到土裏去的?
在如此幹旱的情況下還能生存下來的魚,恐怕就只有非洲肺魚了。肺魚的魚鰾在咽部有特殊的開口與食道相通,魚鰾又細分為許多較小的氣囊、並且它擁有兩個這樣的魚鰾,上面分布著大量的薄壁血管,血液流經這些血管時可以從魚鰾的空氣中吸收氧氣,這樣壹個原始的肺使得肺魚可以通過嘴直接在空氣中呼吸。肺魚心臟的心房和心室是部分分開的,差不多形成了兩心房兩心室的結構(普通的魚只有壹心房壹心室),能夠將脫氧血與含氧血分離輸送到不同的身體部位,發展出了適應鰓呼吸與肺呼吸的兩種方式,就好像原始的兩棲動物壹樣。
上面的是用肺呼吸的血液循環方式,下面是用鰓呼吸的,黑色為含氧血流。成年肺魚的鰓萎縮比較嚴重,已經無法僅依靠鰓來完成呼吸,在水底待時間長了能被淹死,可能是少有的會淹死的魚吧。
在生活的河流、水塘即將幹涸的時候,肺魚會用嘴來挖洞鉆進去並扭動身體擴展出壹個燈泡形的空間,然後分泌粘液封住洞穴,僅在上方留有小孔用來呼吸,當水消失、粘液幹掉的時候就與外界隔絕了。此時肺魚進入了休眠狀態,呼吸停止、新陳代謝降到了極低的水平,並能通過消耗自身的肌肉組織來維持最基本的生命體征。肺魚以此來度過幹旱季節,等待下壹個雨季到來後再鉆出洞穴,並依然保留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爬到附近的水塘中,這種休眠狀態據說最長可以維持4年之久。
肺魚在洞穴中保持著頭向上這樣壹個姿態,四周被像繭壹樣的外殼包裹著。南美洲肺魚只能鉆進淤泥中挖洞,但不能制造粘液保護鞘,澳大利亞肺魚除了能用嘴呼吸之外別的都不會並且只有壹個魚鰾。
然而,靠山吃山,當地的非洲人在想要吃新鮮的魚時,就會扛起鋤頭去挖肺魚。地面上留下的這微小的通氣孔暴露了下面有什麽,開挖。。。
註意看,這個“繭”上面也有壹個小小的通氣孔。
唉,大熱天的能保鮮,還是自帶包裝的。。。拆開了就真的是壹條大活魚啊~~
肺魚這種常溫下的高度休眠狀態,引起了生物和醫學家們的興趣,病人在危急狀態時若能進入休眠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等待準備充分的治療方案,而對於執行深空任務的宇航員來說更是非常重要。在給大鼠註射了從處於休眠狀態的肺魚腦部提取出來的物質之後,體溫下降了5、代謝率下降33%、變得容易昏睡,並且在接受註射的第二天大鼠停止了進食。若再能結合冷凍功能,壹次性休眠上幾年的確有實現的可能。
既然魚都能上岸了,真正的兩棲動物也不能示弱啊~~澳大利亞中部幹旱的環境中有不少會挖洞的沙漠青蛙。這種小家夥體型不大,但能吸收很多的水分將其儲存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所以看上去總是圓滾滾的。
有個小水坑就能滿足,蝌蚪發育的時間也比較短,雨季過去、幹旱到來時,它就會挖個差不多30厘米深的洞躲在裏面休眠,等待下壹次降雨的來臨。它的表皮就像防水塗層壹樣可以保護青蛙不散失水分,在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壽命最多能長達7年。
同樣的,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東西能夠逃脫人類的魔掌,當地土著在遠行找不到水時,就會來挖它的洞穴,飲用它身體裏面儲存的水分
這個大眼睛的小家夥,看起來水靈靈的含水量可能確實不低。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估計超過了500萬種,已經命名的約有170多萬種,擁有各色神奇生存技能的數不勝數(例如大量的迷鰓魚類在鰓部有壹個特殊器官可以讓魚直接呼吸空氣,離水以後只要身體不幹燥就不會輕易死亡);但若非相關專業很難了解得那麽全面,尤其是在生活中已經很難接觸到各種動物了,這就給利用這些特性進行表演、甚至騙人帶來了空間(例如我上壹個回答中利用動物的裝死本能來表演催眠動物的超能力)。
不過,肺魚的休眠技能還真是逆天,由此可以設計出壹種更加有效的騙局。
1.大仙帶領信眾在幹旱的鄉下選壹塊風水寶地,雇人建造壹座土墻茅草屋;
2.在預先制好的土坯中藏上幾條休眠狀態的肺魚,多試驗幾次造出“肺魚土坯”不會特別難;
3.連日講經傳道,某壹刻突然神靈附體:爾等心虔誌誠、功德感神,特賜仙魚數條保平安財運;
4.大仙激動得手舞足蹈,按神諭指揮眾人朝墻上潑水、用水管澆;
5.過上三時五刻,墻成爛泥,就能眼睜睜的看見幾條活魚鉆出來了。。。
6.眾人喜極而泣、欲捧神魚而歸之時,五大三粗的地主(或房主)出現:爾等截我運勢、毀我土屋,看哪個宵小敢動壹片魚鱗?甭廢話,想帶魚走,壹條5萬,要不我就用鐵鍬壹條條拍死,讓妳們含孽而去。。。
或者在寒冷的冬天,用凍成壹坨的“死”林蛙來彰顯神跡也可以。
在門外“偶然”揀到之後,大仙發慈悲之心,在屋內為其誦經幾個時辰,正好緩慢解凍,感天動地後,凍蛙就起死回生、活蹦亂跳了。。各位功德無量啊~~就是。。。錢包帶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