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課程標準_綜合布線課程標準2013

課程標準_綜合布線課程標準2013

《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標準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部、學院)計算機網絡教研室

壹、課程基本信息

網絡綜合布線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也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綜合布線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的新領域,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控制技術和建築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綜合布線系統具有統壹的工業標準和嚴格的施工規範,是壹個集標準與標準測試於壹體的完整系統,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能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本課程的作用和任務是:針對網絡技術領域的崗位任職需求,為企事業單位培養合格的網絡布線施工,工程監理和網絡維護人員。圍繞當前網絡綜合布線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規範,布線工程中傳輸介質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線系統的施工工藝,布線系統的測試等內容,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前期課程:visio 制圖,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使學生對網絡系統的組成與應用有壹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visio 制圖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制圖能力,方便進行工程方案的設計。

後續課程:組建與維護企業網、網絡設備安裝與調試等。 三、課程 教學設計 思路 1. 設計理念

(1)根據地區生產發展選專業;基於企業生產過程定課程;按照崗位職業需求練技能。 (2)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 2. 設計思路

(1)基於工作過程設計課程,整合成學習情景教學模式。 (2)在工程中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教學體現職業性; (3)實訓中心工廠化體現實踐性; (4)按工作任務自主學習體現開放性。

本課程采用“項目驅動,壹體化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整個課程由1個完整的網

1

絡綜合布線實際項目驅動,輔助以2周的學生大作業,完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講練結合教學過程。課程的理論實踐壹體化教學過程安排在綜合布線實訓室及校園實際網絡環境下展開,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全程負責講授知識、答疑解惑、指導項目設計,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實現教學目標。

四、課程目標 1. 專業能力目標

(1)了解綜合布線的基礎知識;

(2)基本掌握綜合布線的施工技術、方法;

(3)了解綜合布線系統測試相關技術、工具、方法,並掌握關鍵實施技巧。 2. 方法能力目標

(1)具有參與實施綜合布線項目的能力; (2)能按施工圖要求完成工程任務;

(3)具有查閱手冊等工具書和設備銘牌、產品說明書、產品目錄等資料的能力; (4)能處理布線工程的簡單故障。 3. 社會能力目標

(1)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2)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六、課程教學實施建議

1.師資要求

本課程教學團隊要求至少有兩名主講教師需要熟練掌握綜合布線技術,具備綜合設計、

實施各種環境下綜合布線的能力,主要要求包括:

(1)具有熟練掌握本課程所要求的所有前續課程的知識;

(2)具備應用各種綜合布線工具的能力;

(3)應具備壹定的實際項目的設計、實施能力。

同時應具備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組織能力方面,本課程的主講教師應具備基本的

設計能力,即根據本課程標準制訂詳細的課程授課計劃,對每壹堂課的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做出詳細、具體的安排寫出教案;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施教能力,即掌握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並能夠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具備壹定的課堂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

13

2.學習場地、設施要求

本課程要求在理論實踐壹體化教室(綜合布線實訓室) 完成,以實現“教、學、做”合壹。

3.教材及參考資料

(1)教材選用或編寫

教材選取應遵循“包頭職業技術學院教材建設與管理辦法”的教材選用原則。必須依據

本課程標準的要求選用或編寫教材;教材應充分體現課程設計思想,滿足課程內容的需要和崗位職責的要求, 教材內容應符合國家職業標準,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要將本專業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納入教材中,體現教材的時代性。鼓勵編寫與教學相適應的學習指導教材,吸納企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合作編寫教材。

(2)推薦教材

[1] 單光慶.綜合布線.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2] 胡選子.《綜合布線工程技術與實訓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教學參考資料

[1] 羅忠//謝世森.網絡綜合布線. 科學出版社.2011

4.教學資源開發建設

(1)建立相應課程網站, 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2)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庫, 豐富教學資源。

(3)完善課程教學文件建設, 並實現***享。

(4)加強學生與教師的緊密聯系, 建立多種互動平臺。

5.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是典型的工學結合的課程,其重要特征是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壹,“教、學、做”壹體化,在

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理論界限,為達到課程目標,經過課程組反復討論,嘗試,最終選定了以下壹些效果較好的教學方法:

1、 角色扮演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專業技能的興趣,從

課程壹開始,我們就將授課班級學生分為若幹小組,並提出本門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讓小組內學生

選擇自己的角色(商務、施工人員、方案設計人員、默認組長為總經理),通過不同階段小組間的知識

對抗,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價值,最大程度激發他們對課程

的興趣。

2、 項目教學法

14

為了使教學與工作崗位及工作過程結合更加緊密,利用學院新校區建設的優勢,我們將新校區建設成

的各個樓宇及學院整體網絡與實際教學有機結合,將工程項目引入課堂,通過對102、104等樓宇建設

項目的分解,將教學內容融入其中,形成我們設計的壹個個學習情境,再將108樓的項目作為我們最

終的考核項目,通過模仿、分析、學習、提高等過程,使我們的教學與實際工程項目完美結合,使學

生學習的目的更明確,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使學生在所學的內容過程中積累足夠的就業崗位所

需的工程經驗。

3、 任務驅動法

在每壹個學習情境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在教學初就明確制定了本課程的分層次目標,並結

合學生具體的情況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為每個學生制定每個情境的任務,通過明確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將經典板書、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工程錄像、操作錄像等多種手段

相結合,建立仿真教學環境,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1、學習情境教學

將本門課程的知識點融入到所設計的8個學習情境中,將“教、學、做”融為壹體。通過學習情境,壹方面將枯燥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另壹方面可以通過角色的調整,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2、現場教學

針對“網絡綜合布線”課程的特點,在學習情境“認識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等環節的教學中,我們將學生直接帶到工程現場,讓學生親自接觸工程現場,融入工作場景,采用“現場教學”的教學手段。現場教學是根據壹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到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和其他場所,通過觀察、調查或實際操作,使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相對於以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現場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在於直接接觸認識對象(包括自然界與社會) 並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因此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直接經驗,從而有助於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培養運用知識於實踐的能力,並為師生接近社會,接觸社會實際創造條件。現場教學按其形式和功能的不同,大體上分為參觀、調查、實習三類。

3、影像教學

“網絡綜合布線”是壹門操作性非常強、工藝要求高、強調施工過程的工程類課程,教學中不可能模

擬全部的施工現場,學生更不可能親自參加各類工程的施工,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引入了“影像教學”,提出了影像教學要“以實踐帶出理論,以理論深化實踐”的教學指導思想,對影像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將原來的“理論—實踐”兩段式教學調整為“理實壹體化”的教學方法,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理論從實踐中產生,優化教學效果。 影像教學從實踐入手,實施啟發式、發現式的教學法,將施工工藝的錄像、施工圖片、示範錄像、典型案例等帶入課堂,讓“模仿”進入課堂。

4、動畫教學

15

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點,我們采用動畫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動畫演示的方法將“網絡綜合布線”的知識點加上部分教師講解展現給學生。通過動畫教學,壹方面介紹了本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另壹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對動畫制作軟件的認識。

七、課程考核

表1課程考核方式

表2. 期末考試考核標準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