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為什麽會在辛醜條約之後主動退還中國賠款?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醜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醜條約》。
之後,庚子賠款退還款之所以引發了教育界的爭吵,則是因為教育界為了明確這筆錢款由誰來掌管,且這筆錢款該如何分配。其實,在庚子賠款的退還款給中國的時候,中國的財政正處於壹個艱難的時刻。當時,壹些公立學校的教師,甚至都發不起工資了。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筆款項才引發了如此規模的討論。
當時,列強在退還這些錢款的時候,明確的說明了壹些附加條件,那就是:這筆錢款的壹部分要用在中國的教育事業上。而這個時間點,中國的教育界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所以,當這麽大壹筆錢款下來的時候,自然成為了整個教育界的焦點。
當時,關於這筆錢由誰來掌管,壹度引發了大規模的爭吵,由此帶來的矛盾也十分之大。而北京教育界因為近水樓臺的優勢,率先爭得了俄國所賠的錢款。但是,北京的其它學校卻為了爭奪這筆錢款,鬧得是滿城風雨。此外,其它地方的教育界對當時北京的教育界也是極為不滿,紛紛在輿論和行動上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所以,這筆退還款就像是壹顆丟入靜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壹波又壹波漣漪,讓當時教育界的人失去了本來該有的斯文。
為了爭奪這筆錢款產生了極為激烈的沖突,這個沖突壹直持續了十幾年。最後,國民政府決定將這筆錢款全部收歸國庫。以至於剛開始所說的?庚款興教?,也沒能真正的實現。
其實,所謂的庚子賠款,便是辛醜條約中的賠款。當年,八國聯軍侵華,與清政府開戰,等他們打敗清政府之後,便要求清政府簽訂辛醜條約。所以,賠款的原因便是:賠償列強與義和團、清政府開戰所造成的損失。當時,賠款的金額***有四億五千萬兩之多,以4%的年息,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合計有九億八千多萬兩白銀。而清政府當時積貧積弱,根本擔不起這樣數額的賠款。
也因此,清政府把壹部分賠款分攤到了其它省,從而引起田賦、丁漕、糧捐、契稅、當稅、鹽斤加價,關稅、厘金、統稅和各種苛捐雜稅越來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後來,經過與列強的不斷協商,且這些款項中有壹部分是虛假不實的,最終,經過中國堅持不懈地努力,列強才答應退還壹部分錢款。但是,列強卻有自己的算盤,在退還款時附加了壹些額外條件。
清華大學的建立,還與庚子賠款有壹定的聯系。
當時,美國政府的庚子賠款退還款,指定要用於派遣赴美留學生。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兩方協商在北京建立壹所留美訓練學校。於是,在1909年,北京設立了遊美學務處,也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同年八月,內務府將皇家園林清華園撥給學務處作為遊美肄業館的館址。
此外,1924年在美國國會的同意下,成立了?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其掌管了壹千多萬美金的退還款,其中,有相當壹部分款項以獎學金的方式提供給了清華大學。1928年,學校正式改名為?清華大學?。因此,庚子賠款對清華大學的影響很大,也因為這筆款項使清華大學的管理制度以及運行機制比較獨特。
直到現在,新竹的清華大學每年還能接到庚子賠款退還款的款項,但北京的清華大學卻從新中國建立之後,便和庚子賠款的退還款沒有了關系。
俗話說,壹分錢難倒英雄漢,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做任何壹件事情都需要壹定數量的金錢來作為支撐。而在教育方面,資金的支持更是非常重要,沒有資金的支持學校很難維持下去。所以,在經費極度緊張的當時,教育界為了爭奪經費,出現的種種不合斯文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有情可原。
其實,就是美國人的那種布道式的價值觀起了作用。因為,對美國人來說,向其它國家輸出自己的價值觀,遠比眼前的這點真金白銀更重要。而且,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曾這樣對羅斯福總統說道:?哪壹個國家能教育這壹代中國的青年人,哪壹個國家就能因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在精神和商業上得到最大收獲。因為,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