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深度賦能金融 科技風口呼喚領軍人才
科技 改變世界,創新引領時代。
8月29日至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大會圍繞“智聯世界 無限可能”的主題,從技術趨勢、應用落地、產業生態、人才培養和公***治理等多角度,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重點行業和重要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AI深度賦能金融
提及金融業務,腦海中立馬浮現風控、反欺詐、大數據等系列專業名詞,但這些在普通人看來,未免太過晦澀難懂。現在,在今年人工智能大會的浦東世博展覽館中,金融 科技 公司提供壹種更為精彩的體驗,以更加“好玩”的方式,高效拉近我們與金融之間的“最後壹公裏”。
“微表情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人類開心、憤怒、厭惡、恐懼、傷心、驚訝以及面無表情這七大類情緒,總計54種情緒的識別能力、39種面部動作單元,並且可以識別90%以上表情變化。”在展覽現場,金融壹賬通技術人員介紹稱。
據了解,該微表情識別技術曾斬獲國際面部動作單元識別競賽世界第壹名的榮譽,並大量運用在貸款面審環節中,幫助面審人員提示騙貸風險。
“不僅是表情上的情緒,機器甚至都可以識別出文字的情緒。”現場人員介紹稱,體驗者打開“Gamma O”開放平臺,裏面有各式各樣的人工智能技術,其中有壹項便是文字情緒識別。只要體驗者輸入壹段話,就可智能識別出體驗者輸入文字的情緒。
值得註意的是,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並不僅僅限於To B(針對行業)領域,在其他To C(針對個人)的金融服務領域,比如客服方面,也可以大展身手。
此次大會上,金融壹賬通還展示了多輪對話、語義理解等技術,無論是體驗者說的、寫的,聰明的機器都能理解,並通過對應邏輯分析所需結果。相關工作人員向體驗者介紹稱,多輪對話、語義理解技術可以應用到智能外呼機器人中,通過搭建AI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基礎工作。在智能外呼機器人中,增加情緒識別技術,還可以感知客戶的情緒變化,減少人工投訴的同時,能夠找到業務突破口。該服務可應用於多個金融業務場景,包括存量客戶經營、新產品推薦、還款提醒、客戶回訪調研等。通過機器人取代大量人工客服,從而大幅降低呼叫中心的人力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隨著人工智能 科技 的快速發展,被譽為金融 科技 “無人區”的AI 科技 ,正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創新方向,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大會期間,陸金所宣布,其正通過金融 科技 的技術與經驗,用 科技 賦能信托行業,幫助傳統信托行業解決資產風控難、運營效率低、客戶體驗差、市場觸達難、獲客成本高等五大痛點。
同時,陸金所正式對外展示“4KY”體系,即陸金所將AI技術融入全財富管理場景,全面升級智能理財交互體驗,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財富管理服務,重塑財富管理行業。
目前,陸金所平臺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智能理財機器人與用戶進行自然語言交流與開放式對話,並為用戶提供涵蓋賬戶查詢、產品咨詢、市場分析、投資者教育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通過運用人工智能進行客戶服務,陸金所力求解決用戶與產品的匹配問題,並解決更多用戶仍未滿足的大量金融服務需求,希望能夠扭轉金融服務僅為部分頂層人群服務的刻板印象,讓金融服務普惠大眾。
數據顯示,借助AI的幫助,陸金所平臺的用戶服務交互頻率比以往提升了5倍,極大地提升用戶服務面及響應速度。同時,人工智能客服的問題解決率提升了2倍,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服務效率。
事實上,客服智能化、人性化服務的背後,正是AI、大數據、雲計算等 科技 力量***同驅動的。螞蟻金服和埃森哲近日聯合推出的《新客服行業白皮書》用戶調研顯示,80%的用戶希望客服更加了解自己;71%的用戶表示,相比與人溝通,希望可以自助解決問題。消費者對客戶服務的普惠性、技術化、定制化,以及洞察力、自助化程度有了更高要求。
2017年8月,支付寶提出“新客服”理念,並借助AI等手段,將被動式、等待式的傳統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挖掘用戶潛在需求,給用戶提供更為普惠的服務。兩年間,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新客服進壹升級為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在服務好海量支付寶用戶的同時,還可以把新客服的系統技術能力輸出給行業,提高整個行業的效能,減少呼叫中心的運維成本。
螞蟻金服方面數據顯示,相較於2016年,2018年整體業務量增長了120%,但人力僅增長11%,滿意度達到80%,大大提升服務效能。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手段,可以更加準確地掃描客戶全程行為,同時預判、識別客戶服務需求點,使得呼叫中心資源的調配使用更加精確。
浪潮之巔的“生產力”
在這些神奇且令人驚嘆的技術背後,是AI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金融行業的業態。
目前,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想象的翅膀已為外界所塑造,但事實上,除了金融領域,自動駕駛、醫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也是AI的重要賽道。那麽,為什麽偏偏金融會成為更加令人矚目的“幸運兒”呢?
具體來說,朱明傑分析到,能夠讓AI成功應用的行業有壹些***通點:
首先是信息化基礎和數據量充沛;其次是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量足夠大,核心業務數據驅動;再次是付費意願。因此,最先得到成功應用的是互聯網行業。今天的金融行業也具備了這些條件,數據是金融的核心價值,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的金融 科技 ,成為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不過,吳中也坦言,結合DATAVISOR的領域——智能風控反欺詐來看,其實也存在著不少難點。“在數據積累方面有很多的前期工作需要做,金融機構重視數據采集的結構化,電子化是基礎。和其他領域有所不同,AI在智能風控領域的應用,擁有較強的攻防演變。壞人惡意欺詐的標簽其實積累的比較少,而且需要不停的變化,因為攻擊者壹旦被攔截,會變化手法。
“在反欺詐的領域裏,怎麽在沒有標簽數據或者很少的標簽數據情況下,解決壹個比較大的問題,值得思考。其實很多AI的落地,使用大的數據樣本,去解決壹個小問題或者壹個單點問題。但在金融領域,特別是反欺詐領域,是要用小的訓練數據去解決很大的問題。”吳中說。
而在財富管理行業,“我們不僅要知道客戶現在需要什麽、能買什麽,更要預測用戶以後需要什麽、適合什麽。” 陸金所CTO毛進亮總結道,“AI技術正在從各個層面重塑財富管理行業。它不僅能解決傳統人力理財顧問普遍面臨的供需失衡、利益導向、成本高、門檻高、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痛點,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為投資者進行‘精準畫像’,讓機構更加了解客戶需求、資產狀況、風險偏好等方面,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從監管層面來說,AI技術與其他技術的配合,也能讓財富管理服務流程更加公開透明,並且擁有完整的服務記錄,為有效監管提供支持。”
事實上,除了金融行業,金融 科技 的玩家們也在 探索 其他能夠用上AI這把“錘子”的場景。吳中談及,“我們現在除了金融方面,也在對互聯網領域進行有益的 探索 。結合無監督技術,我們會變得更加開放,並且變成壹個平臺化的產品。可以賦能更多不同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讓他們在信息化的過程中,以較小的成本去接入比較好機器學習和無監督的技術,不用重新造輪子。 ”
同時,“我們也看到,比如保險業中的車險、壽險和社保,還有航旅等場景,都還擁有很多機會。”吳中說。
垂青AI創新人才
支撐AI向前發展的動力,是不斷創新更叠的技術。而在技術背後,更是壹代代“AI人”的持續 探索 與精進。我們不禁發問,壹個優秀的“AI人”,應該是怎樣的呢?
對此,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看來,紮實的數理基礎、寬廣的知識面、敏捷的思維必不可少。他還提出,對於有心從事人工智能行業的學生而言,如果真正喜歡的就去做,不喜歡也不要去湊熱鬧,選準的話就要堅持。“可能妳會發現做AI這個行業沒有妳想象那麽熱鬧,沒有那麽浪漫,但選準的話,就長時間堅持下去,壹定會成功”。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認為,對人工智能而言,現在是很激動人心的時代,有很多事項可去執行。然而,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誌向高遠。如果有機會做人工智能的科研,並且有這樣的誌向,壹定可以做出了不起的工作。
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壹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設定以2030年為期限的AI發展目標。為了達到這壹目標,到2020年,許多裏程碑需要達到,包括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成為吸引世界新興人才的目的地,以及在人工智能產業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等。
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為契機,上海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和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和人才高地。目前,上海已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00余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壹梯隊。
朱明傑在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上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有AI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們,最傑出的科學家們,富有經驗的工業界前輩們,與這麽多關心智能產業的領導們齊聚在上海,在這個剛剛開啟的AI時代,能不能在上海也打造這樣的閉環呢?”
在此次人工智能大會上,除了全球AI知名企業領袖齊聚、頂級學術大咖雲集、人工智能新銳勢力集體亮相外,AI青年科學家聯盟的“A班計劃”亦浮出水面。
對此,同為“A班計劃”發起人的朱明傑表示:“對比矽谷的創業氛圍和資源,我們要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站在同壹起跑線上。” 他認為,“相較更年輕的AI人才,我們年長幾歲,有過創業經驗,學術界教授也有很好的實驗室資源。希望通過‘A班計劃’這樣壹個項目,加速AI人才走向成功的速度。”
據了解,A班計劃在遴選之初,即將目光瞄向全球範圍內的優秀博士生和初創企業創始人(融資不超過A輪),“硬性條件”包括年齡在20-30歲之間,世界頂級學術會議的認可度,創業方向的 科技 含量等。
結合在氪信 科技 的實踐經驗,朱明傑表示,AI的時代風口,更加垂青於全才型AI創業者,創業公司首先要解答好商業本質問題,完成“從產品到客戶到研發再投入”的商業閉環,確保自身茁壯成長,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 科技 企業。人才之外,有效的環境是人才、市場、科研之間形成不斷叠代的成功閉環。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