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稱要先恢復體力精神,他上山後的狀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稱要先恢復體力精神,他上山後精神面貌發生變化。首先他剃發出家,不在穿著時尚的服裝,每天都是壹身素色的修行服裝。
2010年,最吸引人眼球的壹則新聞是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放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決然剃度,發願出家,到北京郊區龍泉寺當了壹名修行居士,青燈古寺,粗茶淡飯,了此壹生。在很多人眼裏,柳智宇已經站在成功的頂峰,有多少人羨慕他此時的成就,但他突如其來毅然轉身,放棄了壹切功名利祿,做了居士,做了壹個包括他父母在內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選擇。這位未來的天才數學家為何要在此時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選擇?在他做出這個選擇時,相信會有很多親朋好友動用壹切手段,勸他回心轉意,勸他不要?壹意孤行?斷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但他還是執意選擇了壹條不被常人理解的路:放棄了生活的此岸,選擇到達心靈的彼岸。俗世與靈魂,總是不能兼而有之。柳智宇自己的心靈得到了解脫與凈化,陷人痛苦的卻是他的父母。他在給父母的信中這樣說:您們會氣憤我出家,會覺得在親戚面前丟人,覺得生了我這個兒子還不如不生。那假如我突然死去,您們又該如何呢?還會為我出家而生氣嗎?父母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選擇壹條星光之路, 如果沒有按照這個標準執行,父母的臉往哪兒擱呢?
與其這樣,還不如當初沒有保送北大,還不如他學習不好,讀壹個不起眼的大學,這樣即使選擇了壹條不被人理解的路,心裏也不會有這麽大的落差。父母承受不起這樣的結果,不說養育的辛苦,就讀書這件事上,父母十幾年間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期盼著孩子去讀名校,出國深造,光宗耀祖,結果,他卻壹頭紮進寺院,甘願此生在青燈古佛旁度過,父母的期望都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