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2、臺灣蚵仔煎:臺灣蚵仔煎是壹道以鮮蚵、雞蛋、太白粉、地瓜粉、青菜、香蔥及海鮮汁作為原料制作而成的特色小吃,口味鮮香。
3、臺灣牛肉面:臺灣牛肉面是臺灣平民美食,遍布臺灣地區大街小巷,也是臺灣著名的小吃。臺灣牛肉面主要選料為黃牛肉,以腱子肉、肋條肉、牛板筋為主要選料,還有選用新西蘭牛肉、美國無骨小排、澳大利亞牛肉等進口肉。臺灣牛肉面是當年渡海來臺的老兵因思念大陸家鄉而發明的特殊飲食,匯集了中華美食精華,比如上海菜的紅燒,廣東菜的煲湯,還有四川菜的辛辣味等。融匯牛肉原湯和面別具壹格的臺灣味道,在臺灣,有著“牛肉面之都”美譽的臺北,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臺北國際牛肉面節”。
4、阿宗面線:“阿宗面線是臺灣地道小吃,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原料為福建米面,其特點是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將精致的福建米面用溫水和成面團,取適量的面團放入面線床內壓入開水鍋中,煮熟後撈入溫水盆中,食用時在上面淋上海鮮、豬肉、菇類等澆頭拌食即可。冬可熱吃,夏可涼吃,有健胃消暑之功效。阿宗面線有200余個品種。阿宗面線集中地體現了臺菜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5、擔仔面:擔仔面是壹道臺南地區的小吃,主要材料有油面、豆芽菜、香菜、蝦仁、少許湯汁以及獨門肉燥,口味鮮美,老少皆宜。
6、大腸包小腸:臺灣美食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是臺灣1990年代興起的壹種特殊小吃,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
7、臺灣臭豆腐:臺灣臭豆腐源自大陸,據說是1949年湖南籍的老兵李名傳帶過去的,後來經臺灣人的不斷改良逐漸形成今天的臺灣臭豆腐,其表面酥脆,而裏面有很多孔洞,真的是外面臭裏面也臭,和大陸北方的臭豆腐不同,大陸北方臭豆腐是聞起來臭,吃起來裏面和沒發酵的嫩豆腐差不多。臺灣臭豆腐還要配上專門的泡菜,泡菜是采用圓白菜淹制而成,吃起來爽脆,酸酸甜甜的。
8、棺材板:棺材板,是臺灣壹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壹開始不稱棺材板,而為雞肝板。它的發明者是臺灣壹位姓許的師傅,名叫許六壹。這個小吃最早出現在臺南,後來,在臺灣各個地區都很受歡迎。
9、臺灣鳳梨酥:臺灣鳳梨酥是寶島的風味名吃,以低筋面粉等為原料,以鳳梨餡、黃油、奶粉等為調料。該美食通過將食材放入烤箱中烤制的做法而成。
10、彰化肉圓:彰化肉圓是臺灣彰化縣的特產,據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壹名肉圓攤業者吳許水桃所創。肉圓外皮多以甘薯粉制作,內餡視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異,但多數店家用豬後腿肉制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為主。調理方法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