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針對孕媽和胎兒有不好的影響嗎,到底該不該打?
很多準媽媽終於熬過了懷胎十月的辛苦,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迎接寶寶,又害怕十幾乃至幾十個小時的劇痛。其實依靠壹項現代醫療技術“分娩鎮痛”,順產完全可以不遭罪!
1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018—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遴選壹部分醫院作為分娩鎮痛診療試點,並以點帶面,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
很多人為此歡欣鼓舞,但也有壹些準媽媽和家屬心存疑慮:哪個女人生孩子不疼,真的有必要外力幹預減輕疼痛嗎?麻藥會不會對寶寶有危害?會不會影響母乳?會不會腰疼?
我是北京大學第壹醫院婦產科醫生韋曉昱,今天我就和大家聊壹聊“無痛分娩”的相關問題。
壹、為什麽需要“無痛分娩”?1、哪個女人生孩子不疼?有必要“無痛”嗎?
很多人認為,女性生孩子疼痛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只是暫時的,忍過去就好了。其實疼痛的殺傷力遠超我們想象。
疼痛伴隨著宮縮逐漸加強,產婦要忍受“10級疼痛”和巨大的緊張感,這會讓體內發生壹系列神經內分泌改變,比如血壓上升、呼吸加快、嘔吐等壹系列不適,甚至延長產程、增加胎兒缺氧的危險。
根據全國婦幼衛生年報的統計數據,2014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剖宮產率為34.9%,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了62.5%,很多本來有條件順產的孕婦,因為對產痛的恐懼而主動要求進行剖宮產,雖然躲過了產痛,卻躲不過產後刀口疼、子宮收縮疼,還要承擔更多的手術風險以及再次妊娠的諸多相關風險。
有些產婦知道自然分娩有很多好處,懷孕期間也積極地為自然分娩做準備,甚至在剛進入產房時,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是壹旦規律宮縮開始,就表示太疼了、堅持不下去了。
因此,無痛分娩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非醫學指征剖宮產”,更能讓媽媽舒適的度過分娩過程、保持壹個比較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生兒寶寶。
2、無痛分娩怎麽做?
無痛分娩醫學上稱之為“分娩鎮痛”,生產的過程與順產相同,是壹個自然分娩的過程,所以具備自然分娩的全部優點。
“分娩鎮痛”實際上是藥物性鎮痛,主要有硬膜外阻滯或硬膜外聯合蛛網膜下腔阻滯鎮痛、笑氣鎮痛、肌肉和靜脈註射鎮痛藥物等方式,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是硬膜外阻滯鎮痛。
麻醉醫生會在無菌狀態下,經產婦腰椎間隙穿刺、在硬膜外腔隙內留置壹根軟管,持續、小劑量地向管內推入麻藥,使脊神經根受到阻滯,無法傳遞“疼痛”的信號。
此時產婦肚臍以下的部位不會感覺到疼痛,或者疼痛感很輕微,但仍有其他感覺和運動功能,也不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
硬膜外阻滯鎮痛後下半身沒有疼痛感
無痛分娩不用進手術室,在產房就可以完成。壹般從宮口開壹指後開始使用,壹直到分娩過程結束。用上麻藥後,如果醫生允許,媽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在房間裏吃飯、喝水、如廁、看電視,甚至還可以來回走動。
3、無痛分娩≠完全不疼
有些經歷過無痛分娩的媽媽表示,打上無痛後的確“瞬間從地獄回到了天堂”,但並不是完全不疼。
其實使用了無痛分娩後,大多數產婦的疼痛評分都會降到3~4分以下,大約是平時姨媽痛的程度,某些對疼痛不那麽敏感的產婦甚至會降到0分。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使用了無痛分娩之後,宮縮時不再有明顯的疼痛,但仍然能感覺到肚皮發緊,不影響產婦跟隨宮縮的節奏用力。
二、對寶寶有影響嗎?是否有後遺癥?“麻醉後生的慢”,“麻藥影響寶寶大腦”、“打‘無痛’傷腰,會有產後腰疼的後遺癥”……這些顧慮是很多產婦、家屬排斥無痛分娩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咱們就來講壹講,關於無痛分娩最常見的壹些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