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請問宋朝的門神是誰?請教高人

請問宋朝的門神是誰?請教高人

驅邪避災的門神

門神,是傳統中國家喻戶曉的家庭守護神,它的職責就是捍衛門戶,阻止鬼邪的入侵。尤其是在傳統年節中,人們要鄭重地在外門上裝飾門神。古人認為人居空間是與外在的神秘空間相隔離的自我保護空間,門戶是唯壹與外界交通的孔道,為了防止外來的侵襲,驅邪避災,人們要掛桃符、貼門神,祈求家戶安全。

在中國神靈譜系中,門神算不得大神,它也沒有竈神的通天本事,既然不能上天述職,人們對門神的祭祀也就不如竈神那樣看重,壹般在除夕與諸神同祭,較少有專門的祭祀時間與儀式。其實門神信仰在上古的歷史地位並不遜於竈神,甚至地位略高於竈神。在先秦禮俗制度中門神就已列入“五祀”之壹,與門、行、戶、竈、中溜等並為祭祀對象。按禮制規定,當時士人只能奉祀二神,壹為門神,壹為行神。庶人只能奉祀壹神,在竈神與門神中二選壹。

門神的形象與神格在中國經歷了較大的變化,在中國出現偶像崇拜之前,人們只有神靈觀念,而沒有神靈的物像。早期的門戶之祭,就是這種情形。最早的門神形象是桃木刻成的偶人,這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漢代以後,才出現人物形象的門神。

神奇的捉鬼兄弟:神荼與郁壘

漢代門神已演變為兩個人形圖像,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神荼與郁壘。傳說上古之時有兩兄弟,壹個叫神荼,壹個叫郁壘,兄弟二人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樹下,監察百鬼,對於那些隨意禍害人間的惡鬼,進行懲處。神荼、郁壘抓住這些作禍的鬼邪後,用葦索捆綁,執以食虎。由於神荼、郁壘有制服鬼邪的神異作用,人們每到除夕就將他們的形象畫在門戶上。

在漢畫像石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漢代神荼、郁壘的門神像,這大概是門神畫最早的起源。神荼、郁壘是神話人物,也是中國第壹代門神。後代年節時,人們還置桃符於門,左書“神荼”,右書“郁壘”。

鬼王:鐘馗

唐宋時期,隨著道教的流行,政治權力的擴張,統治階層依賴神靈控制社會的意識增強,他們不滿足於原有的與社會政治生活無關的門神,因此通過壹番文化運作,造出了壹尊威猛的新門神——鐘馗。當然,鐘馗的職責仍然是驅除作惡的小鬼。

鐘馗作為歲時驅邪之神,鐘馗像成為與歷書壹道賜贈臣下的重要節物。五代時期,在大年除夕,有畫工獻《鐘馗擊鬼圖》。宋朝神宗皇帝命畫工將鐘馗像刻版印刷,在歲除夜賜給宮內人員。鐘馗作為門神,受到皇宮的表彰,其影響自然深遠。北宋東京年節市場上,出現了包括鐘馗在內豐富的門神畫品,明清時期鐘馗成為門神畫的常見體裁。明清北京宮廷、浙江杭州過年都貼鐘馗、福神、和合二仙等年畫。據《舊京遺事》,“禁中歲除,各宮門改易春聯,及安放絹畫鐘馗神像。”神像以三尺素木小屏裝裱,上綴用於懸掛的銅環,“最為精雅”。在此前幾天,各宮給皇親頒授鐘馗像,以示恩寵。除歲末懸掛鐘馗門神外,清代江南蘇杭地區五月端午也在廳堂懸掛鐘馗畫像,“以祛邪魅”。

將軍門神:秦瓊、尉遲恭

隨著時代的推移,中國人的信仰心態逐漸趨於世俗,門神信仰出現了重要變化,元明以後人們壹方面還傳襲著傳統門神信仰,壹方面依據社會變化對門神信仰進行重大改造,將有顯赫戰功的武將納入門神行列。武將門神身穿戎裝,手執兵器,威風凜凜,也稱將軍門神。武士充當門神雖然可以溯源漢代,有人在殿門上塗繪勇士,但不確定這是否為壹般的做法。宋朝靖康之前,有人以武士形象作門神,這些門神多為金人模樣,頭戴虎頭盔,但尚為壹般想象的神靈,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元明以後,武士門神確定為秦瓊、尉遲恭、溫瓊、嶽飛等。

秦瓊、尉遲恭是唐朝開國功臣,二人成為門神,也是因為他們的威震鬼邪的英名。傳說經歷了殘酷的隋末唐初的戰爭之後,唐太宗經常夢見鬼魅在寢殿門外呼號,晚上常常不能安睡。於是讓秦瓊和尉遲恭晚上站在寢殿之外,為其守門。太宗果然沒有再受到鬼魅侵擾。後來命畫工圖繪二人戎裝,手持玉斧,腰佩鞭鐧弓箭,形象怒發壹如平時。將他們兩人的畫像掛在門上,作為驅鬼的門神。《西遊記》中對此有情節曲折的文藝描寫,對秦叔寶、尉遲恭二位將軍形象有壹番贊語:“頭戴金盔光燦燦,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晃祥雲,獅蠻收緊扣,繡帶彩霞新。這壹個鳳眼朝天星鬥怕,那壹個環睛鐵眼月光浮。”此後二神畫像傳入民間,成為世俗通行的門神。民間聯語說:“昔為唐朝將,今為鎮宅神”。人們將秦瓊、尉遲恭畫像用紙彩印,年年除夕貼在門上,成為千門萬戶的保護神。由於門神畫上的秦瓊與尉遲恭二人,壹位白臉,壹位黑臉,所以福建、江西等地人將他們稱為黑將軍與白將軍。

溫瓊是泰山府君的護衛之神,原籍浙江溫州,江南人對這位家鄉神特別崇奉。嶽飛作為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在江南也留下了許多行跡,南宋以後人們仰慕其高節,道教也將他收入神靈譜系中。江南民間將軍門神,多為溫瓊與嶽飛。據《吳縣誌》:清代蘇州桃花塢門神畫,“彩畫五色”,多繪溫元帥、嶽元帥,而且多由遠方商販運往外地。

有壹首《詠門神》詩曰:“金碧家家燦,遷除歲歲忙。侯封沿漢號,劍佩儼唐裝。”即是說門神自漢唐以來的壹脈相承。在中國傳統社會後期,將軍門神壹直是門神的主角。抗日戰爭時期,在解放區還曾將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形象作為門神。當然人們對鐘馗也沒有忘記,至今三位門神仍存於民間。人們在單扇門戶上貼鐘馗,在雙扇門上貼秦叔寶、尉遲敬德,也有人還傳承最古老的門神,徑直在兩扇門上分別寫“神荼”、“郁壘”兩位門神的名字。此外,從各地的門神畫看,除上述主要門神外,還有壹批活躍在舞臺或小說傳奇中的歷史人物、準歷史人物,如孫臏、龐涓、蕭何、韓信、趙雲、馬超、楊延昭、穆桂英、趙公明等被奉為門神。

當然,生活在完備的現代技術與社會治安制度之下的人們,並不在意門神的捍衛功能,在精神上也有著自主的意識,因此他們更多地將門神畫當作壹種傳統的門飾,以表達新年到來時迎新納福的吉祥意願。

每個朝代的都給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