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紅薯秧苗移栽後成活率低,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紅薯秧苗移栽後成活率低,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壹、紅薯苗死亡原因

1、重茬耕作

在農村大部分農戶並不是不知道重茬耕作的危害,但是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最終還是選擇了重茬耕作,因為現在農村已經不是早些年壹家老小齊上陣,吃飽就靠紅薯糧的年代,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老年人體力有限,本身也不想折騰,到了紅薯栽植的月份,就心存僥幸,認為去年種到現在時間這麽長,應該沒事,於是,重茬耕作的危害,在紅薯苗移栽的那壹刻就開始顯現,表現為紅薯秧苗長勢不旺、莖細小、葉片發黃,甚至直接死亡。

2、施入未腐熟農家肥

這個問題我曾在農村調研過,大多數農戶都不重視這個問題,認為只要肥料施到位,哪有莊稼種不好的道理,其實,未腐熟的農家肥不但肥效差,而且還會帶來可怕的病蟲害,農家肥本來就是緩效肥,在土壤慢慢分解,未腐熟的農家肥更不容易散開,作為基肥施入土壤後,容易成塊積累,若是秧苗扡插其上部,必然產生肥害,造成紅薯根系功能喪失而秧苗死亡。

未腐熟的有機肥還有多種桿菌、蟲卵,隨著肥料的入田,這些菌核、蟲卵開始孵化,壹旦田間溫濕度適宜,即可開始對作物初侵染,並且在作物生長周期內反復侵染危害,作物質量與產量均會嚴重下降。同時,未腐熟有機肥也為地下害蟲提供了溫床,如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加大了對作物的侵害。

3、栽培方式不正確

紅薯苗栽植時,大多數農戶關註更多的是肥料,對水份認知度不夠,雖然澆足定植水,但是未考慮天氣情況,5月的天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6℃,這個溫度對於剛栽植的紅薯秧苗來說是致命的溫度,因為紅薯苗根系少、葉片大,尤其高壟栽培,若留在地上葉片過多,蒸騰作用加強,而田間此時與遮擋物,土壤吸熱水蒸氣加大,紅薯根系轉運能力有限,雙重作用下,最終導致紅薯苗水分不足而缺水死亡,這也是農業中不允許高溫條件下澆水的原因。

二、預防措施

1、輪作整地

紅薯是地下變異根,喜歡地勢高闊、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忌重茬種植,但紅薯相對於其他作物對土地重茬危害稍輕,但是農戶也不能掉以輕心,壹般來說紅薯可以連續兩年重茬種植,但是壹定要提前整地,在開春土壤解凍後,及時深翻曬土,結合基肥把土壤整平整碎,開好三溝,起高壟,尤其田地兩端更要單獨深耕翻土,因為這部分土地是走動最多,地面硬實,也是機器無法深翻的空白區,當然了,為了獲得紅薯的豐產,最好選擇從沒栽植紅薯的田地或輪作三年以上的田塊。

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

有機肥可以增強田地有機質含量,改變土壤顆粒結構,提高土壤含氧量,促進微生物的活躍性,對改善土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農田要重施有機肥,但這壹切前提是充分腐熟。

對於農村自然漚肥,充分腐熟至少需要4~5月,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沒有臭味、有白菌絲,並且用鐵掀壹碰就松散開來。對於紅薯田壹畝地要施入優質有機肥約6000斤左右,噴施復合肥100斤,4000斤左右整地撒施,剩余起壟溝施或穴施均可,這樣紅薯苗才能吃的飽長的壯。

3、合理栽培

紅薯移栽,壹塊地最好壹天栽植完畢,保證成熟壹致,定植水澆足後,還要看田地墑情、天氣情況綜合考慮,若是土壤肥沃且最近陰雨連綿天氣居多,除了做好三溝外,扡插可以用直插法、斜插法、水平扡插法、船底型扡插法任意壹種均可,建議用水平扡插法,但是若土壤貧瘠、天氣幹旱最好用斜插法,不然容易出現死苗現象。若是必用不可,可把紅薯苗上部的葉片用濕土覆蓋住,也可提高秧苗成活率。

壹般不建議雨後立即移栽,雖然此時成活率高,但是容易導致紅薯柴根,產量低。

綜上,紅薯苗移栽,農戶絕不能掉以輕心,看似簡單人人都知道的問題,卻很大可能出現問題,選好土地、施腐熟有機肥、合理選擇栽培方式是確保紅薯苗成活的關鍵,因地制宜,才可以提高紅薯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