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
據衛士藍高端獵頭了解,自2012年業績達到頂峰之後,達芙妮便走上了下坡路,業績逐年下滑直至虧損。在2015年-2019年期間,達芙妮5年***計虧損近40億港元。
但是,自去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業務轉型及實現“輕資產”業務模式之後,達芙妮開始好轉,在今年上半年虧損幅度減少,同比收窄了約64%。此次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正是達芙妮堅持“輕資產”業務模式戰略轉型的表現。
對於很多普通女孩來說,在過去擁有壹雙達芙妮的鞋,就已經非常知足了。更有不少人,因為喜愛SHE、劉若英,為了買到代言同款鞋,跑了多家門店。而現在,再想買壹雙達芙妮的鞋,就只能去互聯網電商平臺了。
其實,達芙妮在淘寶才成立3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涉足電商了。但是在2010年入股投資耀點100之後,達芙妮就關閉了京東、樂淘等分銷渠道,ALL in 耀點100了。
只可惜,被寄予厚望的耀點100,因資金鏈斷裂、經驗不足等問題倒閉了,導致達芙妮的電商業務陷入了停滯狀態。有內部人士透露,之後達芙妮連續兩任電商主管離職,更是導致該業務板塊壹再壓縮,壹蹶不振。
因此,待淘寶、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終於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時,達芙妮已經失去了在電商界擴張的能力,市場就這麽白白丟掉了。果真是投資有風險,掏錢需謹慎啊。
在達芙妮宣布關閉線下所有門店之後,很多“老達芙妮粉”被炸了出來。他們的留言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了達芙妮被消費者拋棄的原因。
質量差、款式醜是被提及最多的原因,這壹點達芙妮的研發團隊真的要重視起來了。此外,也有專業人士透露,達芙妮此前摒棄加盟模式,全部改為直營門店,也導致其庫存周轉慢,新壹季的鞋子要開賣了,上壹季的卻都還在庫房裏存著,惡性循環,越積越多,鞋子多到賣不完。
而為了節約成本,達芙妮將鞋子原料改為偏硬卻容易磨腳的人造革。依舊是那個高價,卻不再是那個舒服美觀的鞋子,消費者自然不會買賬。
除此之外,新時代的年輕人在鞋子的穿著上,更追求潮流舒適,運動鞋才是他們的首選。皮鞋儼然已經開始失寵,而運動鞋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直接受益的就是專業運動品牌,如李寧、安踏、喬丹等。跟不上年輕人潮流,仍以皮鞋為主的達芙妮,正在逐漸落後。
當下,在鞋服市場中眾多品牌都在進行品牌升級、產品升級,以應對消費升級。除此之外,如何抓住年輕壹代消費者的心,是橫在眾多 時尚 鞋服品牌面前的壹道檻。
衛士藍高端獵頭副總經理武素菊認為,年輕壹代就代表著嶄新的商機。企業想要抓住這壹代消費者,就要深諳其消費心理和內心真正的需求。而想要達到這壹目的最快的方式,便是大量引進年輕有實力的高端人才,比如年輕的設計師、營銷團隊等。
妳逛過達芙妮的門店嗎?妳覺得達芙妮的鞋子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