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
高中時,就在《求學》雜誌上看到過這本書的作者,北大最帥雙胞胎——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倆。當初的我也曾立誌要上北大,選擇復讀也是為了這個夢想。在我心裏,這兩個帥帥的大男孩簡直是拯救了銀河系才有這樣的好命,我心裏對他們充滿著無盡的羨慕,期待自己有壹天也能想他們壹樣:讀北大,上節目,出書,自信陽光,溫暖帥氣。
可是夢想之所以稱之為夢想,是因為它與現實之間還是有壹定的距離。兩次高考,說實話,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麽考的,現在想來,似乎壹片空白。北大,夢想,只能在夢鄉遊蕩,選擇現實,選擇繼續前行。
大學裏,我曾試圖融入這個大環境,試圖學會壹些人情世故,試圖建立更多的朋關系,也想過要談戀愛,可是,這壹切,似乎通通都不像我以為的那樣,它們並不能帶給我更多的歡樂。閑暇時光,除了聽音樂,我會選擇捧起壹本書,來讓自己的精神更豐富。
作者說,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似乎很貼切呢!我們年輕,我們奮發有為,我們富有活力朝氣,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看起來這似乎就是我們的全部,但是,沒有在深夜裏聽著歌流過淚的青春不算真正的青春,我們會迷茫,我們會仿徨,我們會憂傷,我們會困擾,而這,也是年輕的模樣。
這本書是由苑子文和苑子豪兄弟倆分別創作,裏面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弟弟的故事,壹部分是哥哥的生活。讀完之後,我才知道,他們,同樣不是神的孩子。他們也曾身材臃腫,不討女生喜歡,最後減肥成功,成為了陽光帥氣大暖男。他們的學習也不是壹直都優秀,自主招生的失敗也曾讓弟弟苑子豪跌入人生谷底,而哥哥苑子文的成績壹直都比不上弟弟,無形中的壓力只要是學生,誰都懂。上了大學的他們仍然繼續陽光,繼續努力,兄弟倆不僅寫書,而壹起上節目,還壹起創業,大二就實現了經濟獨立。外人看到的是他們的光鮮和成功,而這本書就是他們的現實和內心,青春和成長。從他們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青春,以及過去的、現在的、到來的那些成長。
北大,說出這兩個字就覺得有壹份沖動。是的,我也許還沒忘記當初對自己的承諾。夢想與信念,就是有壹種力量。苑子豪說,有些夢想,縱使永遠也沒有辦法實現,縱使光是連說出來都覺得奢侈,但如果沒有說出來溫暖自己壹下,就無法獲得前進的動力。夢想,有時雖遙不可及,但是,妳可以壹直向前。
對於愛情,年輕的我們總是充滿著期待與幻想,期望甜蜜,渴望理解。但是,在現實中真正想要擁有它,卻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在青春年少的時光裏,我曾暗戀過壹個姑娘,高中念了四年,她的影子在我心裏逗留了四年。那時候,自以為是的用忽視和矜持吸引她的註意力。那時候,自信滿滿的在校刊上發表大大小小的文章,希望她會看到。那時候,壹個人看著QQ上與她的聊天記錄,心裏都會是歡喜的。那時候,喜歡壹個人,大概就是可以在有體育課的操場上壹眼看到她,大概就是在沒有老師的自習課上擡頭壹看,眼裏就能擁有她的背影。大概就是在期中期末的成績單上除自己之外再格外看壹眼的那個名字……
暗戀,可能本身就是壹個人的事情,到了大學,漸漸的不再聯系,偶爾談起,得知她又交了新的男朋友,心裏的也沒有太太波瀾。在年少的時光裏,我們都年輕過。大學裏,我遇到過很多姑娘,心裏卻難有當時的那種悸動和沖動。即使走的近,走的近也就越發發現之間的不適合。
單身的日子除過唱單身情歌之外還是不錯的,擁有的自我更多。他們在書中告訴學弟學妹說要珍惜單身的日子。真正的愛情不是為了填補空虛,排解寂寞,而是為了讓彼此都感到充實和鼓舞,最好的戀愛是壹起成長,是學會獨立和相互體諒。是的,我覺得愛情不應該是死去活來,唯唯諾諾,而是讓彼此都變得更好。
在時光中無畏前行,我希望,可以遇到壹個溫暖陽光的人,讓彼此的生活都更有意義。
《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年輕人的書年輕人讀,更是別有壹番滋味。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但是我們懂得前行,理解夢想,學會了堅持,我們終將成長。
當有壹天,我們被困難擊碎後又得以重建,被孤獨驅逐之後又得以重返,被失敗嘲笑之後又得以重來,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早已刀槍不入,總有壹天,我們會願意謝謝偉大的時光,和偉大的我們。
在這個缺乏信仰的年代,年輕的我們雖然仿徨,但是我們信仰溫暖,信仰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都壹樣。
編輯點評:
《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作者從自己喜歡的壹本書入手,描寫了自己對高考,對人生的認識。從對這本書的解讀,到自己受到這本書的影響從而產生的種種行為,無論是學業還是愛情,無論是期望還是追求,作者細膩的筆觸,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闡述無遺,讓人了解了這本書,也了解了對生活充滿美好向往的年輕群體,“我們都壹樣,年輕又仿徨,但是我們懂得前行,理解夢想,學會了堅持,我們終將成長。”青春的落寞,有理想支持,終究會走向成功。我們都應該堅持自己相信溫暖,才會成就更美好的未來。問好作者,感謝投稿文字友情,祝創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