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炒房這次搞大了
繼拼多多問世後,壹群假名媛將愛“拼”才會贏的時代,徹底暴露在了空氣中。
然而,真正讓這個以“拼”為名的時代完成進化的,是瘋狂的炒房客。
4月初,壹個名叫“深房理裝修隊003”的微博用戶,將102份的炒房材料公布在大眾眼前。
材料之精準,線索之詳實,徹底將壹個遊蕩在深圳豪宅上方的炒房客“深房理”擊倒在地,引來深圳市七個部門聯合調查。
深房理,原名李雪峰,是現居深圳的東北人。
自2009年在深圳買了第壹套房後,基本上只要兜裏有錢,李雪峰就壹門心思地對深圳房子實行買買買。
眼見收入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多,李雪峰成了投機杠桿暴富的頭部玩家,他的“深圳夢”也拼湊得越來越大。
他悟了,決定做點什麽。
2015年,開通微博,李雪峰化身為壹個叫“深房理”的炒房哲學家。
與當年互聯網上最活躍的樓市專家壹樣,要開創某種可復制的成功之大道,講透什麽是:深圳、房子和道理。
對於壹個受惠於房價上漲的既得利益者來說,鼓吹房價永遠上漲、宣傳打工無用論,成為深房理的必修課。
課到底講得好不好,我們不得而知。
但由於精準踩在2015年前後房價瘋漲的時點,很多聽了深房理的話去買房的人,前仆後繼地做了他的門徒。
於是,深房理迅速躍升為壹個擁有145萬粉絲的“網紅”。
有人統計說,深房理付費談房的會員,就達到3000人以上;500人的群,還建了7個。
為了鞏固並吸納更多的門徒,深房理在去年11月舉辦了付費會員的線下見面會。
深房理為這場“千人人均千萬”的盛會而驕傲,那時,他的微博簽名也直接和富豪王健林的比肩:壹個億的小目標。
如今,回頭來看,據後來的曝光材料,“壹個億”也許真的只能算是小目標了。
深房理弄了個小程序,叫“房理”,裏面的內容很花哨,導致有人說,這哥兒們就像在造壹個金融中心。
但實際上,深房理的做法,可以就簡化成兩步。
第壹步,房產證券化。通俗點說,就是將房子作為資產,並切割成小份,賣給願意投資的人。
比如,深圳現在有套1000萬的房子,擁有三成首付資格的人,用300萬首付就可以拿下。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拿出這個數目。
聰明的深房理支招,那就拼吧。
壹人出首付不行,十人、二十人拼團不就容易了。 深房理很貼心地為會員提供了代持教程、招股書,文件還都具有法律制約力。
這樣壹來,哪怕妳只有15萬元,就可以認購5%的股權上車。妳15萬、他20萬,慢慢拼湊出300萬,深圳千萬豪宅中,妳就是“股東”之壹。
如果有人想退出股份,怎麽辦?如果有人想中途入股,又怎麽辦?
這難不倒深房理,他在小程序升級了新功能,被認購的部分份額可以進行自由交易,相當於把樓市玩成了股市的那壹套。
即便如此,深房理還覺得不夠刺激。
他展開了第二步操作——長投短貸——為此還專門取了壹個高大上的名字:帕累托值。
所謂帕累托值,本是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壹個專業經濟術語,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通過資源配置,達到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
到了熱衷專研經濟學的深房理那裏,他直接把帕累托的理論變現——鼓勵他的眾多信徒,將手上的閑錢,用高利息方式,短期放貸給需要投資的人。
這放在需要大量過橋資金來投資房產的信徒面前,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上車機會。不聽則已,壹聽,就著魔了。
但放在法律面前,哪怕變相達到“帕累托值最優”,深房理的做法便是非法集資。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上壹個將長投短貸玩得最溜的,要屬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最大主角——雷曼兄弟。
房子,在深房理手裏,是壹束線圈。
他用非常嫻熟的手法,將人們,甚至是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綁在壹起。
這味道聞著就像下午三點,假名媛們圍在壹起拼成的下午茶—— 甜蜜但不可持久 。
總有壹天,有人因為線圈緊到呼吸困難,想松開線圈。
爭執拉扯之中,4月4日,102份炒房材料“啪”的壹聲,掉在地上。“金融鬼才”深房理因內訌被炸了出來,史無前例地驚動了七個部門聯合調查。
不過話說回來,近幾年,炒房客這種身份早就不新鮮。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壹群溫州人開著豪車、打著飛的,就已經把炒房鐵蹄踏遍山河。
即便到了今天,傳奇已刻進了 歷史 , 但只要房價還在上漲,新的炒房幽靈就仍舊在遊蕩 。
別說深房理了,三五人合資買房多了去,判刑的也不少,比如北京南城房姐。
投機客無處不在,然而,這次深房理卻顯得格外特別,七個部門聯合出擊才能弄清楚他犯了什麽錯。
這是什麽概念?
此前,深圳出臺堪稱史上最嚴的“715政策”時,是八個部門聯合發布的,只比調查深房理的部門多壹個。
查,毋庸置疑。
4月份的這102份炒房材料,爆出了有大量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
但就在去年,各地開始嚴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市,並要求銀行自查。
其中,上海自查出來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
北京排查發現2020年下半年以來,總***有3.4億元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並已經啟動了對4家銀行的行政處罰歷程程序和調查取證工作。
深圳亦不例外,針對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問題,也自查了。
深圳銀保監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在3月18日通報的核查結果是:監管部門***對轄內中資商業銀行自去年以來審批的15.4萬筆、1771.73億元經營貸,進行了全面排查, 發現21筆、5180萬元的資金涉嫌違規 ,將提前收回。
也就是說,從自查來看,深圳違規貸款的比例是0.0292%。
經營貸又有什麽壞心思呢?國家願意承擔部分利息,貸款給疫情中經營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它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卻也搭建成了壹個套利空間。
500萬元的貸款,舉例來說,2020年以來,不少銀行的房抵經營貸利率最低降至3.8%,如果按經營貸循環操作貸20年計算,總***支付利息約為215萬元。
對比眼下的房貸利率,以5.6%計算,同樣的時間總***需支付利息約332萬元。
這麽算下來,相差近120萬元。
試想,怎麽能讓人不動歪腦筋?
而做到這壹切, 只需要花費壹筆中介費,但能省下壹百多萬,這筆買賣相信沒有誰算不清楚。
輔助這筆交易達成的中介,他們不負責正義,他們只把房產交易當作壹個項目。
其中涉及大量專業知識的操作,比如如果購房者名下沒有公司怎麽辦、如何繞過銀行監管等等……他們早準備好了壹套標準的流程,只差撥打妳的電話:“餵,您好,需要貸款嗎?”
經營貸的套利空間就這樣催生出了新的交易,導致這個原本服務於中小企業的普惠金融走樣,成為助長樓市非理性繁榮的替罪羊。
經營貸曲線型地流入樓市,並且屢禁不止,有人又說,銀行不貸不就完了嗎?
“沒辦法,上面有放貸的指標,內部有壞賬率卡著”,相比放款給那些朝不保夕、盈利遙遙無期的企業,借給那些買房的,可能還比較“安全”壹點。
某些銀行業務人員心裏其實比誰都門清。
在被舉報後沒幾天,深房理還在微博上寫道,“小朋友總有壹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的庇護,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但不影響相互的思念、幫助、與愛”。
這就像在埋怨: 我教給妳們致富之路,妳們卻傷透了我的心。
妳們是誰呢?
曾經跟著深房理炒房的蟹姐姐,也許算壹個。
微博名“7蟹姐姐”的江蘇魏靜,作為深房理曾經的門徒之壹。
她自己本沒有購房名額和足夠的首付資金,在深房理的教導下,壹度妄圖以小博大,靠炒房實現階級躍遷。
但悲劇往往在喜劇的最高潮時刻出現。
因為資金鏈的強度遠超自己的負荷能力,蟹姐姐的728萬房子,僅僅因為經營貸壹時收緊,就以6萬塊的差額,全線崩盤。
聽信了類似“賺錢了歸妳,有風險了歸深房理”話術的蟹姐姐,接受不了自己歷時8個月好不容易才搞到的深圳房產被凍結拍賣,與深房理打官司的壹幕還歷歷在目。
壹個敢教,壹個敢學, 仿佛是電影《大空頭》中,壹個收入微薄的脫衣舞女,在房產中介的慫恿下不斷加杠桿,壹口氣買了5套別墅,承擔了高達200%的債務違約風險。
倒了壹個蟹姐姐,還會有更多蟹哥哥。他們通過壹個人宣揚的某種“道理”,在深圳或其他城市買到了壹套價值十足的房子。
但當妳興高采烈地炫耀房子的時候,可能都忘了,本就脆弱的資金鏈條被各種新鮮套路玩得過度復雜,最後的結果就是,任何壹次蝴蝶的振翅,都可能卷起風暴,徹底扇垮杠桿資金。
那麽,如果不聽從路子野的套路、也不參與炒房的人,可以避免付出代價嗎?
在壹線城市擁有壹套房,是大多中國中產階層的夢想標配,也幾乎是他們對於自身奮鬥最高肯定,“只是,深圳的房還是別想了”。
本想放棄的王先生,中介給了他另壹個方案:深圳工作,惠州購房,還可以買套海景房。
惠州作為壹座臨深的城市,其房子的總價比深圳低,低好幾成。
近幾年,這座三線城市總是壹次壹次撩撥著幾十公裏外、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人們。
王先生心動了。他身邊有不少同事買了惠州,都說深惠壹體化,惠州樓市也會大有前途。
正是因為受到深圳購房需求外溢的灌溉,惠州房價與此同時也在瘋狂飆升。
這段時間,中介總隔三差五地給王先生發微信,說隨著深圳越來越嚴的調控,惠州很多樓盤已售空,再不下手就晚了。
陷入深圳周邊也會暴漲的焦慮中的王先生,他該買嗎?
不知道。
作者 | 何子維
編輯 | 譚保羅
新媒體編輯 | 閏然
排版 | 肖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