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隴鎮的歷史沿革
梅隴,舊名梅家弄,傳因明成化年間,徽州梅姓在此經商,其後裔建宅第形似街弄而名。興起於清嘉慶年間,為梅家弄市。又因與上海市南梅家弄同名,1933年(民國22年)經上海市政府批準,改名梅隴。今仍多梅姓人家。清同治商市日盛。40年代,米業興起。抗日戰爭勝利後,肉莊生意興隆,形成豬市。
1949年有50家商店,從業人員114人。其中米店6家、煙什店13家、豆腐店5家、鮮鹹肉莊3家。50年代,大多關閉,市面冷清。1984年有商店近20家。1949年有7家碾米、軋花廠和2家石棉廠,1958年興辦社辦廠,1984年有鄉辦梅隴工藝品廠、農業機械廠、玻璃纖維廠。鎮街道布局呈“豐”字形,主街南北向,約長200米,寬三四米,平房居多。80年代老鎮改造,舊街全部拆除,建新街。1935年通電,1964年用自來水,1967年通煤氣,1973年建造新工房。鎮南有年產12萬噸啤酒的上海益民啤酒廠,鎮北有上海最大的遊藝場錦江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