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愛上壹個人就像搬進壹座房子
不過我承認,我被這奇特的書名勾起了好奇心。這也是作者的成功之處了。
僅憑這書名,就已經讓我有想讀壹讀的欲望了。
讀之前想:這個叫歐維的男人是誰?他遇到了什麽事,讓他決定去死?他最後死成功了嗎?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了《壹個叫歐維的男人的男人決定去死》。
歐維,59歲,脾氣古怪、嫌東嫌西,帶著堅不可摧的原則、每天恪守的常規以及隨時發飆的脾性在社區裏晃來晃去,背地裏被稱為“地獄來的惡鄰”。
他想自殺。
先別問這個古怪的老頭為什麽想自殺,雖然我知道妳很好奇。
歐維六歲時,媽媽去世,他和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壹名鐵道工。
歐維十八歲時,壹輛失控的火車撞上了他,歐維成了壹名孤兒。
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他的唯壹願望就是成為和父親壹樣的人。
直到遇到了某人。
某人叫索雅。他和她是在火車上認識的。
索雅是歐維的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歐維和索雅是完全不同的人。歐維沈默寡言,索雅開朗愛笑;歐維不愛書和音樂,索雅卻非常喜歡。
正是這種互補,造就了他倆的愛情。
後來,他們結婚,搬進了壹個小區。在那裏,歐維認識了魯尼,壹個和他爭鋒相對了四十年的老友。
之後索雅懷孕,緊接著壹場意外,索雅雙腿癱瘓。
後來索雅得病去世,這年,歐維五十九歲。
六個月後,歐維決定去死。
在她之前,歐維沒有生活,之後也沒有。
他們的初遇,那麽偶然又美好。
很喜歡電影裏面的這個畫面,:歐維壹不小心在車廂裏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壹睜眼看到的就是壹雙紅色的皮鞋,正隨著車廂的晃動而晃動。他的視線慢慢往上,就看到了壹頭金色的頭發,和壹張微笑的臉。那是歐維註定的歸宿。
索雅的到來,對於歐維來說,就是壹只畫眉偶然闖進了靜謐沈寂的森林,它的美妙歌聲,給整個森林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歐維以往非黑即白的生活,因為索雅的笑聲而塗上了明亮的色彩。
索雅就是驅散歐維生命裏的陰霾的那縷陽光。
索雅擁有壹顆天真善良的心,她的善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歐維,讓歐維也成為了壹個內心柔軟的人。
善良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人為什麽要善良?因為妳付出,是因為妳需要,不是別人。
就像街上的流浪漢,空間裏轉的水滴籌,即使素昧平生,仍然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有人說,這些大多數都是騙人的,要是他是騙子,怎麽辦?沒關系啊,我付出,是因為我需要,我會因為自己這壹點小小的善意而開心壹整天,這就足夠了。
在索雅死後,歐維常說的壹句話就是:“如果我這麽做的話,索雅知道了肯定會生我的氣。”
所以,表面上壹副不情不願地樣子,卻還是會幫鄰居修暖氣爐,教鄰居駕駛汽車,給流浪的小貓餵食。
後來,厄運之神降臨,壹場意外奪走了索雅的雙腿,也奪走了他倆的孩子。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壹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面對丈夫的暴躁和怨憤,索雅的樂觀讓人動容。
她不僅要承受失去雙腿的折磨,還要安撫丈夫崩潰的情緒,因為她的樂觀,她的堅強,她的勇敢,重創的生活又開出了希望之花。
她成為了壹名教師。
索雅說,我失去了壹個孩子,卻又擁有了壹千個孩子。
歐維和索雅,如果妳看過這本書,壹定會說出“他們是多麽登對的壹對兒啊!”
所以在索雅離開後,歐維始終沈浸在過去的回憶裏無法自拔。
他每天都會帶上壹束花去看索雅,陪她聊天,聊最近發生的壹些事,用手輕輕地撫摸墓碑,就像牽起愛人的手。
索雅離開六個月後,歐維決定去死。
歐維壹***自殺了四次。
第壹次,他想上吊。他註銷了電話,關掉了暖氣,寫好了遺書,結果脖子都伸進去了,聽到剛剛搬到隔壁的鄰居砰砰地敲他的門,歐維脾氣暴躁地想罵人但還是開了門。他們來找他借扳手。
第二次,他想用汽車尾氣自殺。他關住車窗,用橡皮管連接排氣孔,坐在車內等待死亡。結果隔壁鄰居又砰砰的敲車庫門,歐維忍了壹會,還是咒罵著開了門。鄰居要他送她去醫院,她丈夫受傷了。歐維嘴上說著不願,但還是把她送去了醫院。
第三次,他想臥軌自殺。他都想好了,要等車開近了再跳下去,這樣司機就不會看到血肉模糊的場景。結果他旁邊壹個西裝男突然暈倒滾進了軌道,旁邊的人都在尖叫,歐維只好跳下去將人救了起來,他自己卻不上來。後來他還是上來了,因為他和那司機對視了壹眼,那人滿臉驚恐,他想不能因為自己的死給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第四次,他想用獵槍自殺。就要開槍之際,又響起了敲門聲。歐維憤怒地跑出去,看到了咖啡店裏那個男孩。男孩是同性戀,剛向他父親出櫃,結果被父親趕了出來。歐維暴躁地說我這他媽不是旅館!但還是留下了男孩。
四次自殺都沒有成功,“歐維式同情心”總在恰到好處的時候發揮作用。
在歐維脾氣暴躁的外表下,藏著壹顆善良柔軟的心。他的善良,他的柔軟,壹次又壹次地阻止了他。
如果這個世界,還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那麽它就不算太糟糕。
歐維最終放棄了自殺。他又有了家人,他在溫暖的床榻上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最後,很喜歡這個故事裏關於愛情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