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代風俗民情
飲食:
大米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過節,夾吃面條、湯園、糯米粑、餃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曬幹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爐砂罐吃燉菜,俗稱“吃爐子鍋”。居民習慣喝綠茶。
居住:
民間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建築十分考究宅基方位。舊時,凡建房均先請地理先生架羅盤定門向,若為地形所限,門向不吉,則將大門壹側內移直至對上“吉”向。這種風俗,在鄉村中仍有時興,多註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間視為大事,須擇吉日良辰,親友要送禮祝賀,屋主要大宴賓客。
禮儀:
民間註重禮尚來往,據縣誌所載,凡“冠、婚、喪、祭”都要送禮,名目繁雜。現在送禮除物品外,常另加紅包。另外,民間結婚、喪葬(俗稱“紅白喜事)的禮儀與習俗仍然繁瑣。
賀婚禮:
親友對男家送賀聯、煙、酒、錢以及糕點等;對女家送衣物、被面、枕頭及梳妝用品等,稱為“勸嫁”。
喪葬禮:
親友饋送香箔、食物、挽聯等,兒女姻親還要送豆米等。現送煙、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壽禮:
老人過大生日(壹般為六十歲),親友壹般送壽聯、壽桃、壽面、滋補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禮:
生孩子沒有滿月前,親友饋贈老母雞、雞蛋、面條、糯米、幹豆角、孩子衣物等,稱“月子禮”。產婦上半月吃婆家親屬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親屬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禮仍盛行,但產婦分吃食品已廢。
建房入宅禮:
建親房,親友贈紅綢、煙、酒等之類賀喜。住時新房時,賀聯文“喬遷之喜”。親友分發米相贈,以示“祝發”。
安徽碭山民間風俗習慣
壹、生活習俗
衣著衣服:清末時期,農民著手工縫制便服,多以粗布(土布)作衣料。單衣:男子穿偏襟或對襟短褂,大腰闊襠褲,衣色以白、藍為主。婦女穿偏襟褂,稍長,以躬身不露腰為度,褲子款式與男褲同。棉衣:壹般人家穿棉襖、棉褲,男女棉衣款式與男女單衣同,以藍、黑色為主。成年男子冬天多用布大帶子束腰(長五尺許),穿長衫、長袍者,好將右襟提起,納在左腰部大帶子內,便於行走和勞動。男女有用帶子束褲腳的習慣(俗稱紮腿),少年兒童多穿土紡、土染、土織的花條、方格布衣服。
教書先生、醫生、商人等多穿長衫,冬穿長袍,不用布大帶束腰。士紳及富豪人家,多以綢緞作衣料,男子著長衫,春秋季節外套馬褂,冬穿長袍,外套坎肩,亦不用大帶子束腰。
幼兒穿開襠褲,多戴繡有花草、動物的紅布兜兜。嬌愛的幼兒常穿兩條腿顏色不同的褲子(俗稱鴛鴦褲)。冬天,幼兒多穿貓蹄棉褲(褲腿稍長,褲腳張上棉襪底)。嬰兒穿土褲(用布做成嚴襠短褲,穿後,用布帶束腿,裝入適量沙土)。
民國時期,人們的服裝沒有多大改變。在城鎮有少數人穿中山裝和西服。少數學校學生穿校服,中學生穿軍服,小學生穿童子軍服。
建國初期,經過土地改革,農民生活得到改善,穿細布(俗稱洋布)衣服的人漸多,中老年人仍穿舊式便服,機關幹部、工人、醫生、教師、學生及青少年,流行制服,如中山裝、列寧服、青年服、學生服、工作服等。衣色以藍、白、灰、黑為主。穿長衫、長袍的漸少。文化大革命期間,青少年中曾壹度興起綠色服裝熱。1978年後,人們的服裝款式、衣料、衣色均有較大變化,城鄉無多大差異。人們盛穿制服,如中山裝、列寧服、青年服、學生服、工作服、西服、運動服、拉練衫、茄克衫等。青年人時興西服,青少年女子夏季盛行褲裙(農村不多),冬天穿長短毛呢大衣,羽絨服、皮茄克的增多,農村仍有少數老年人穿舊式便服。衣料多以化纖布,混紡布為主,毛呢次之,穿棉布衣的已少見。衣色日趨多樣化,有紅、黃、蘭、白、黑、灰、綠及各色條格、方格、花布等。
至今,嬰兒穿土褲漸廢。幼兒戴紅布肚兜、穿鴛鴦褲、貓蹄棉褲之習仍存。
帽清朝及民國時期,農民男子壹般戴線織猴頭帽(又叫抹虎帽)、氈帽墊子,熱天戴草帽(麥桔或蘆葦編制)、鬥笠。婦女冬天多用土紡、土染、土織的麻花頭巾包頭,老年婦女多戴兩塊瓦的頭勒子。清代,富人士儒之家男子盛行六塊瓦頂上有紅疙瘩的瓜皮帽(也叫帽墊子),民國時期多戴氈制禮帽。
建國後,男子流行制服帽,戴氈帽墊子及猴頭帽的漸少,冬天多戴海軍式栽絨帽(俗稱火車頭帽)。女子多用方巾、圍巾包頭,其花色依年齡不同各異。1978年後,男子流行鴨舌帽,冬天中老年婦女逐漸興起毛線編織帽。
發型清代前男子蓄滿發。清軍入關後,改為頭周圍剃發頂部蓄長發,紮壹發辮垂於背後。辛亥革命後,男子蓄發紮辮子的漸少,多數剃光頭,少數富家公子留短發頭(俗稱洋頭)。民國時期及以前,女子蓄滿發,未婚女子紮壹發辮垂於背後,婚後的女子在腦後挽發髻(俗稱挽纂)。民國時期,始有女學生留剪發頭(俗稱半截毛子,發長至頸部)。
建國後,男子盛行短發頭,僅有老年人剃光頭。女子盛行剪發頭,亦有少數年輕女子蓄長發,紮雙辮。老年婦女多數仍挽發髻。1978年後,不少男女青年講究發型美,留燙發頭。
鞋舊社會,女性多纏足,穿尖頭布鞋,以藍、黑色為主。富家年輕女子穿繡花鞋,老年婦女穿套鞋(穿壹雙軟底小鞋,再套穿壹雙鞋)。男子穿園口布鞋,以藍、黑色為主。農民壹般買不起膠鞋,雨天多穿油鞋。冬天人們穿棉鞋,或穿用蘆纓、麻編制成的“毛窩子”,男子多穿高木底毛窩子,既防雨雪又保暖,但比較笨重。
建國後,男女鞋的款式、色調變化較大,由手工制布鞋,漸次普及機制布鞋、球鞋、膠底布鞋、翻毛皮鞋、擦油皮鞋、塑料底布鞋、塑料涼鞋、塑料托鞋、皮涼鞋、旅遊鞋、皮棉鞋、雨膠鞋、防雨靴等,款式新穎,五光十色,應有盡有。1978年後,中青年男子盛行中跟鞋,青年女子流行高跟鞋。至今,仍有不少人冬天穿高木底毛窩子。
襪民國初期及其以前,人們多穿手工縫制的布襪,男子多白色,女子多藍、黑色,而後,逐漸穿棉線襪(俗稱洋襪),襪底磨破後,張上布底布幫繼續穿。70年代後期,棉線襪漸少,多穿各種化纖襪。
飯食本縣人以面食為主。建國前,農民收麥時吃麥面,收秋糧時吃高梁、大豆、小米、玉米等雜糧面,並雜以紅芋、糠菜,除逢年過節、接待來客外,平時很少吃麥面,富有人家全年吃麥面的也很少。建國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開始富裕起來,基本上全年吃麥面,很少有人吃雜糧。
飯食多種多樣,饃有饅頭、花卷、窩頭、鍋餅、厚饃(又叫炕饃)、烙饃、糖包、菜包、油餅等。本縣人習慣吃發面饃,尤喜吃烙饃,其制法先將和好的面(死面)搟成園形(直徑尺余)薄如厚紙的饃坯,後放在熱鏊子上烙熟而成,過去常在面內摻入芝麻,制成烙饃,再炕焦,給小孩作點心吃。飯類有稀飯、鹹湯、面條、水餃、米飯等,通常以稀飯、面條、鹹湯等為主。本地人習慣吃白面條,即不放油、鹽、菜的面條。
菜肴肉類以豬、羊、牛、雞、鴨、鵝、魚等肉為主,回民忌食豬肉。蛋類有雞、鴨、鵝蛋等,雞蛋多用來炒菜、燒湯,鴨、鵝蛋多是腌制鹹蛋。建國前,農民平時很少吃肉、蛋,有的過年過節也吃不上。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年均食肉蛋量漸增,1978年後,農民逐漸富裕起來,對肉蛋需求量進壹步增大,市場供應充足,購銷兩旺。蔬菜類,春季有小白菜、菠菜、蒜苗等,夏季有黃瓜、茄子、韭菜、芹菜、青辣椒、西紅柿、豆角等。秋季有蘿蔔、冬瓜、南瓜、筍瓜、土豆、花菜、藕等,冬季有白菜、蘿蔔等。四季常吃的菜有蔥、蒜、辣椒、豆芽、豆腐等。1978年後,本縣興起用塑料棚培育蔬菜,人們壹年四季均可吃到芹菜、辣椒、黃瓜、包菜、菠菜等新鮮蔬菜。自古以來,本縣居民家庭有腌制蘿蔔幹、大頭菜,臘菜、豆醬、西瓜醬、豆腐乳等的傳統。
本縣人吃飯壹日三餐,壹般早餐是稀飯(冬季多是紅薯稀飯)、饃、鹹菜;午餐是饃、炒(燒)菜、湯;晚餐是面條,或稀飯、饃,或鹹湯、饃,配以炒菜或鹹菜,晚餐本地俗稱喝湯。飯菜口味稍鹹、辣。
居住自古至今,本縣人喜以座北朝南的堂屋(也叫北屋)為主房,多是三間,壹明二暗,中間作客室,東西間為臥室,長輩居住。東、西、南屋為配房,晚輩居住,或作倉房,廚房和牲畜房。建國前,勞動人民蓋不起屋,多數是幾代同住壹屋。
過去群眾住房大都是土墻草頂,只有少數富戶住磚瓦房。建國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住房結構逐漸變化,20世紀60年代,壹般為土墻瓦頂。1978年後,多是磚墻瓦頂帶走廊,有的農民蓋起樓房,草房已很少。過去群眾住房後面不留窗戶,至今只有少數人家在屋後留窗戶,且多是留小臥窗。
行路過去,人們趕集上市,探親訪友等是徒步,少數人以驢、馬、騾代步。接客送人多用木制獨輪手推車或畜力四輪太平車。建國後,交通工具不斷發生變化,起初是使用膠輪平板車,20世紀70年代後,城鄉普及了自行車。1980年後,縣城至各鄉鎮通有公***汽車,不少青年購買摩托車,群眾外出或運輸較為方便。
二、人生習俗
誕生催生:孕婦臨產前幾天,娘家備紅糖、雞蛋等送至婆家,叫“催生”。之後,孕婦壹般不再回娘家,怕嬰兒降生在娘家,犯忌諱。
報喜:第壹胎嬰兒生下三天後,其父備紅雞蛋(染紅的熟雞蛋)去丈人家報喜,並通知送粥米的時間。
送粥米:第壹胎嬰兒生後,壹般女孩9天,男孩12天,外婆家備紅糖、雞蛋、小麥(或小米)、嬰兒衣物、首飾、玩具等前來慶賀。同日,其他親友亦備禮物賀喜,嬰兒家長設宴款待,此稱送粥米。賓客返回時,送紅雞蛋、饅頭,以示謝意。外婆壹般留下陪外孫住幾天,若在事急等回去,要留下壹件衣服。
接滿月:嬰兒滿月時,外婆都要接外孫住數天。嬰兒去時在臉上抹點黑墨,送來時搽點白粉,俗語“黑臉去、白臉來,嬰兒越長越富泰”。外婆另送壹只雞,並用壹塊紅布套在雞脖上,此雞只許飼養,不許宰殺。
婚嫁建國前,男婚女嫁,皆遵父母之命、媒婆之言。
說媒:又叫“提親”。媒婆權衡男女雙方人品、性格及其家境、社會地位等,認為兩家是門當戶對,有聯姻的可能,即去男女兩家介紹彼此情況。兩家經過了解,都沒有意見時,媒婆告之雙方家長願結百年之好。
過小柬:男女兩家同意聯姻後,男方家長將用紅紙寫有“不惴固陋,妄為執柯,六禮未備,寸紅先過,××兩家,願結絲羅。冰人×××。×年×月×日”的書柬,交媒婆轉呈女方家長,若女方沒有異議,便復與上述同意書,即為兩家確定聯姻。
過大柬:小柬過後,男方備辦首飾、衣料、紅棗、栗子等,擇吉日由媒婆送至女方,女家受聘後,將由紅紙書寫嫁女的生辰的柬貼(俗稱年命貼)交媒婆送至男家。男方請算命先生合年命,若男女生辰八字不相克,即行定婚。
結婚定婚後,男方擇吉日、備花轎、嗩吶、三眼槍,去女家迎娶。有壹人抱壹只公雞隨轎至女家,女方不留,並另賠送壹只母雞,以圖兩家吉利。新娘梳妝挽纂,頭頂蒙頭紅(紅布方巾),身披上轎紅(即紅衣服),腳穿紅繡花鞋,由娘家哥抱送上轎,轎出村時,鳴槍三聲,嗩吶在轎前吹奏,嫁奩隨轎後,沿途每遇村莊、橋、廟宇均要鳴槍、奏樂。縣境東部興二位娘家弟兄提茶壺、茶杯送轎至男方村頭即回。縣境西部興未婚姐妹送轎,至男方家照料新娘,新郎新娘拜堂後返回。
花轎到男方大門前落下,在嗩吶、槍炮聲中,男方壹位少女將壹個用紅布包著的酒壺送給新娘(稱送財貝壺)。另有兩名與新娘屬相不相克的少女扶新娘下轎,慢步走上鋪在轎前的蘆席,待走上第二條蘆席時,遂將第壹條蘆席從新娘頭上漫過,如此周而復始,直至院庭中供桌前。此間,新娘兩旁各有壹人向新娘頭上撒紅棗、花生、桂園、栗子、夫皮等物,此稱撒仗,預示早生貴子、福滿堂。供桌上點燃香燭,放著壹個盛高梁的鬥,鬥內放壹面鏡子,插壹桿稱,新娘至供桌前,與新郎***拜天地(稱拜堂),拜畢,新郎抱起供桌上的鬥,引新娘入洞房,把鬥放在床上,用稱桿挑去新娘頭上的蒙頭紅,夫妻***飲交心酒。此時,眾人鬧新房,強使新郎新娘從事接吻,***咬壹個蘋果等。稍息後,新娘更衣梳妝,同新郎在院中供桌前***拜親友(俗稱分大小),先叩拜公婆,後按親緣的近遠,依次叩拜,請頭者要給磕頭禮錢。晚上,新郎新娘入洞房,要有人聽新房,若無人聽,婆婆或嫂嫂在洞房窗前放壹把掃帚,表示吉利,洞房裏通夜不熄燈,此叫“長命燈”。
新婚第3天,新郎新娘祭拜祖墳。壹般婚後第6天,娘家接新娘,當天送回。第9天再次接,住6天後送回,俗稱“接9住6,壹輩子不受(苦)”。第18天,娘家還要接,住18天,新娘在娘家做好全家鞋、鍋蓋等帶回婆家。
建國後,國家頒布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制度,實行自由戀愛、婚姻自主。農村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結婚尚不普遍,多是通過介紹人介紹,男女先見面,再經過壹段時間了解情況,雙方都沒有意見,便同去政府機關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書。而後選定結婚日期,備辦酒菜,宴請親友,舉行婚禮。過去合年命、坐花轎,頂蒙頭紅,送財貝壺、叩拜天地神等舊俗現已廢。20世紀70年代後期,男女婚嫁,出現女方要見面禮及定婚彩禮,其款額與日俱增,已成社會公害,引起政府及有關單位的關註,經宣傳教育,此風有所收斂。
過生日過去只有少數富有人家過生日,每至生誕之日,親友備禮物前往慶賀,主人設宴款待,甚為隆重。勞苦大眾因經濟條件所限,很少有人過生日。建國後,人們的生活不斷提高,過生日的人漸多,大都是少年兒童及老年人。少年兒童過生日,點蠟燭、吃蛋糕,親友送玩具、衣物等以示祝賀。老年人大多數是過六十六歲、七十三歲、七十七歲的生日,六十六歲生日,已婚兒女及親戚備66個饅頭,66個扁食、6斤6兩肉前往慶壽,俗語“六十六,吃塊肉”;七十三歲過生日時,壽禮中必有鯉魚,俗語“七十三,吃條鯉魚猛壹竄”;七十七歲生日時,壽禮中不可少雞,俗語“七十七,吃只雞”。
青年女子結婚後的第壹個生日,其娘家備禮物邀集親戚同去女兒家祝賀,此稱“做生”。
喪葬過去,本縣喪葬禮儀繁雜,且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老年人臨終前,大都先將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壽衣。壽終時刻燒化紙錢,稱“燒倒頭紙”。屍體入棺材時,稱“成殮”。棺柩前壹般放壹盞油燈,叫做“引魂燈”;壹個土盆,稱“老盆”,以備親友吊唁時燒紙錢用;壹個小土罐,罐口用面餅蓋上,餅中間插壹雙筷子,此稱“陰陽罐”。另放若幹根纏貼白紙穗的柳棍,長2尺許,叫“哀棍”,待兒孫祭奠死者,叩拜親友時用。喪屋門前搭靈棚,居中放壹供桌,上置供品,紙紮的童男童女放在靈棚兩側。家門上貼白紙,大門旁插壹白紙幡,男左女右,以示鄉鄰。
死者的兒子、兒媳、女兒、孫子等皆稱“孝子”,兒子稱“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繩束腰,穿白鞋。兒媳、女兒頭頂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帶紮褲腳,穿白鞋。族內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頭頂白巾穿白鞋。孝子日夜守候在棺柩兩側,男左女右,此稱“守靈”。親友吊唁時,孝子行跪拜禮,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並陪哭。事主家給男客送白孝帽,女客送白巾,女婿、孫女婿和外甥另送白布腰帶,此稱“破孝”。
死後第三天“送盤纏”、“坐材口”。傍晚,家人備香燭紙錢,按死者歲數每壹歲包壹個扁食,煮熟後連湯放在壹桶內,前往村外十字路口祭奠,此稱“送盤纏”。送時,嗩吶在前,兩人擡著盛有扁食的桶在其後,沿途用勺子陸續將扁食和湯潑掉,孝子及眾人尾隨。至十字路口點燃香燭紙錢,拜畢,另擇路返回。稍息後,進行“坐材口”(用釘封住棺材蓋)。親戚朋友前來向遺體告別。死者若是婦女,其娘家必須請到,征得他們的同意方予坐材口,否則,娘家人往往會借故破費事主的錢財,甚或阻撓出殯。
老年人死後,延喪的時間較長,壹般不少於7天。有的延至月余才出殯。若死者配偶早已故,出殯的前壹天,家人備紙錢到墳前拜請亡靈回家,俗稱“請靈”。出殯的當天,親友備禮品前來祭奠,女兒、孫女、外甥、外甥女等親戚除備供品外,壹般都另備壹條搭棺蘆席和押供禮。祭奠以親緣關系的近遠,依次分別進行,在槍炮嗩吶聲中,孝子手持哀棍叩拜迎接,俗稱“接供”。祭畢,事主宴請賓客。宴後稍息便發喪,先將棺柩擡到大門外停下,親友和鄉鄰再祭奠,此稱“路奠”。祭後,擡棺上墳地,在剛擡起棺柩時,孝子遂將老盆摔爛,此稱“摔老盆”,象征繼承權。嗩吶班子在前吹奏,長子孫打著白紙幡同孝子隨其後,眾人擡著棺柩跟著孝子走,女孝子走在棺後,棺至墳地時,親友再次祭奠。隨後將棺柩入在墓穴,俗稱“棺下地”。陰陽先生調整方位,把陰陽罐、哀棍放在棺前,蓋上搭棺席,即行封土築墳,插上白紙幡。
殯後第三天,直系親屬備紙錢至墳前祭奠,復築墳頭,此稱“園墳”。之後,按期到墳前祭奠,7天為壹期(自殯葬之日算起),燒至五期止,俗稱“燒五期紙”。
建國後,喪葬程序及封建迷信禮儀逐漸減少,紮紙牛、馬、童男童女等殉葬品基本廢除,漸以戴黑紗取代穿孝服。在幹部、職工中獻花圈,開追悼會之舉日盛。1977年5月,碭山火葬場建成,火葬之風逐漸興起。
本地不論死者婚嫁,生男育女與否,只要長輩尚在,多不延遲喪期,壹般不過三天即埋葬,有的死後當天就埋,喪葬儀式也多從簡。
三、節令習俗
傳統節日春節:農歷正月初壹為春節,是壹年中最為盛大的節日,俗稱“過年”。壹入臘月(農歷十二月)人們就為過年作準備,俗語“吃過臘八(臘月初八)飯,就把年來辦”,備錢、備糧、買衣料。過了臘月二十日,便忙於買雞、魚、肉、蛋、煙、糖、香、蠟燭、鞭炮、春聯、竈畫、門畫等。臘月二十五日後,就著手蒸饅頭,炸丸子、炒花生、炒瓜子、疊糖、打掃衛生等。春節的前壹天,貼春聯、竈畫及門畫。建國前,貧窮人家貼春聯早於富人家,貼後就不許進門討債。
正月初壹,人們黎明即起,各家點燭燒香、放鞭炮、敬神靈,迎新年。大人小孩身著新衣,給長輩叩頭拜年。早餐壹般都吃扁食,下鍋時,留幾個不下完,象征新年裏有剩余。早飯過後,街坊鄰居相互拜年,各戶備置煙、酒、糖、花生、瓜子等熱情招待。不論平時有無矛盾,只要是長輩,都應向其拜年,否則,就會受到眾人的非議,鄰裏間往往通過拜年消除了隔閡,言歸於好。自正月初二起親戚間相互拜年,壹般是初二拜舅舅、初四拜嶽父、初五初六拜姑姑,而後是拜其它親友,大都到正月初十前後才結束。
建國後,春節燒香敬神、貼竈畫、磕頭等舊俗已廢,大多利用春節慰問軍烈屬,開展文藝體育活動。
送瘟神:農歷正月初五為送瘟神日,村裏年長的婦女聚在井旁,燒香焚紙錢、祭瘟神,祈除病災,而後列隊送瘟神至村東方十字路口。返回途中不許回頭看,否則,瘟神會跟回來。建國後,此節俗已廢。
送火神:農歷正月初七為送火神日,當日黃昏時,眾人手持火把,放鞭炮,送火神至村西南方十字路口,燒香禱告,祈求火神免除火災。歸途中不許回頭看,以免火神跟回來。建國後,此節俗已廢。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當日吃元宵。晚上,各家每人點壹盞用面蒸制的油燈。有的人家用面蒸制龍燈,點亮放在糧囤上。有的用彩紙紮成結有小麥、棉花、玉米、水果及蔬菜等各式各樣的花樹,插在糞堆上,俗稱“搖錢樹”。少年兒童挑著龍、魚、兔、馬、蓮花等各種形狀的燈籠,聚在壹起賽燈。過去每逢元宵節,碭城四關舉辦傳統娛樂活動,如北關的竹馬舞、西關的玩龍燈、南關的玩旱船、東關的獅子舞。招來城周圍十數裏的群眾,甚是熱鬧。建國後,縣文化部門每年都舉辦燈展。
本縣人常以面燈的燈花形狀,大小及多少預測當年各種農作物收成的好壞。
二月二:農歷二月初二為祭龍日,當天人們用面蒸制形狀如龍的大饃,用草木灰在院內、大門外、曬場上圍糧囤(糧囤圖案),中間埋壹把五谷雜糧,祝願壹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俗語“二月二,不幹活,抱著孩子吃大饃”、“二月二龍擡頭,大囤尖、小囤流”。
是日家家吃“蠍子爪”,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炒制而成,取意消毒滅災。建國前,人們多以二月二為春種生產的開始,建國後春節過後,人們就忙於春耕春種的準備工作。
清明節:清明節前幾天,各家為先祖掃墓、添墳土、焚化紙錢。建國後,機關幹部、學校師生等,在清明為革命烈士祭掃墳墓,敬獻花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清明節本地又稱寒食節,各家煮雞蛋吃,門兩旁、屋檐下插柳條,以此紀念介子推。本地傳說,春秋時代,晉文公曾流亡國外,回國後封賜從臣,但未賞到介子推,子推遂攜母隱居綿山,後來晉文公找介子推找不到,以燒山逼子推出來,而子推不願出山被燒死。晉文公以綿上作為子推的封田。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日各家吃棕子、糖糕,屋檐下插艾條。小孩戴香包,用彩絨線繩束手腕。外祖母為小外孫繡制“五毒(蠍子、蜈蚣、蛇、壁虎、蟾蜍)紅肚兜”。傳說吃棕子、糖糕、插艾條是為紀念屈原。小孩用彩絨線束手腕,至農歷七月初剪下,扔在屋上,讓喜鵲銜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小孩戴“五毒”肚兜、能消災避難。香包內裝艾葉、白芷、香草等,防害蟲傷身。
六月初壹、十五:本縣黃河故道以北及縣東部地區群眾,以農歷六月初壹為“小年”(春節為大年),各家蒸饅頭、包餃子,置桃、李、杏、花紅等鮮果、祭祀神靈。黃河故道以南及縣境西部地區群眾則以農歷六月十五為“小年”。故本地有“(六月)初壹、十五都壹樣”之說。 七月七:傳說農歷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本縣又稱此日為乞巧節,是日晚,未婚女子,在月下置供果,向織女乞巧(學針線活技藝)。
七月十五:本縣黃河故道以北及碭城東唐寨壹帶,稱農歷七月十五日為“鬼節”,各家在墳前焚化紙錢,祭祀先人。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節前數日,各家以月餅、酒、肉、水果等饋贈親友。是日,壹般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團聚,晚上吃月餅,喝團圓酒賞月。
十月初壹:傳說農歷十月初壹是閻王爺“收鬼”日,是日或是日後,各家到先人墳前燒紙錢。
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祭日,各家吃用小米(或大米)、紅棗、紅豆、糖等做成的粥,俗稱“臘八粥”,有慶豐收之意。人們常以臘八粥抹在棗樹上,傳說來年能多結棗。
祭竈: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祭竈日。人們為竈君爺燒香磕頭,祈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把竈君畫揭下燒掉,稱為送竈君上天。此節俗現已廢。
除夕:農歷壹年的最後壹天稱除夕,本地俗稱臘月三十日為年垂。除夕上午貼春聯、門畫。傍晚大門前放壹橫棍,叫攔門棍,其意攔住財富不向外流。晚上在院中,大門旁及室內各神位前燒香、叩頭、祭拜神靈。大人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吃團圓飯、喝辭歲酒。多數人至午夜才睡覺,有的人通宵不睡,此稱“守歲”。除夕燒香叩頭敬神,放攔門棍等俗現已廢。
新節日新節日大都是建國後由國家統壹規定的全民節日,皆以陽歷時間為準。元月1日為元旦,放假1天。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放假1天。10月1日為國慶節,放假2天。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女職工放假半天。5月4日為青年節。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小學及幼兒園放假1天。7月1日是中國***產黨誕生紀念日。8月1日為建軍節。屆時各機關、團體開展慶祝活動,城鄉人民以新節日舉辦婚喜慶事者漸多。
四、禮節
清朝及其以前,本縣人們多是行跪拜禮及拱手禮。民國時期行跪拜禮者漸少,行鞠躬禮的增多。新中國成立後,大都行握手禮,而今很少有人行跪拜禮,拱手禮和鞠躬禮。賓客來訪至主人門前時,不徑自入內,先敲門或喊門,主人或喊請進,或出門迎接。主人請客人入上座,雙手敬茶遞煙,客人稱謝。客人離去時,主人送至大門,賓主施禮告別,互道“再見”。鄉親鄰裏人平時相見,相互問候:“妳早?”、“妳好?”、“最近忙不?”。飯前飯後相見,多是問“妳吃(飯)了沒有?”,晚飯前後多是問“妳喝(湯)了沒有?”。
詢路問事,先下車(或坐騎),區別年齡特征,尊稱對方老大爺、老大娘、阿姨、老大(哥)、大嫂、小兄弟、先生、同誌等,而後再發問。詢問後再道“謝謝”、“麻煩(您)了”。對方多是回答:“不用謝”、“沒啥”。若有過失於別人,多是以“怨我”、“對不起”、“請原諒”,向對方表示道歉。
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在機關、工廠、學校、商店等開展五講四美活動(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每年評選“文明單位”。城鄉不斷開展“五好家庭”、“好媳婦”、“好丈夫”、“好婆婆”、“好公公”、“好小姑”等評優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