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袁世凱墓被盜過嗎具體點

袁世凱墓被盜過嗎具體點

袁世凱墓沒有被盜過,但在文革時期遭受過損毀。

袁世凱墓——袁林的歷史變革

袁林,興建於袁世凱死後的當年——1916年8月。由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袁氏部屬會同其家人“慎選堪輿,勘定吉壤”,在河南省安陽市洹水之濱為他選擇了墓址,繪具詳圖,招商築墓,1918年6月落成。

袁林落成後,中華民國政府內務部會同河南省政府及袁氏家屬設立袁公林墓地董理社,並核準董理社擬訂的保管規則,以保護管理袁世凱墓。

1927年,馮玉祥主持豫政,將洹上村袁宅充公,改做河南省第二高中校址,袁世凱墓也壹度為針織廠所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戰亂頻繁,袁林多為匪頑占據。到解放前夕為止,景觀遭到壹定程度的破壞。

建國以來,袁林收歸人民管理。1958年,安陽市人民政府決定,利用袁世凱墓設立安陽市博物館,並由安陽市博物館具體負責管理袁林。

文化大革命中,袁世凱墓受到沖擊,部分建築物飾件被損毀,文革後得以修復。改革開放以來,袁林成為安陽市重要的旅遊窗口單位之壹,陸續進行了多項維修工程,逐步恢復袁林的原始面貌,特別是1996年後,對袁林的外檐彩畫進行了修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擴展資料

袁林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16年8月動工,1918年6月建成。雖在戰爭中和“文化大革命”中多有破壞,但絕大多數地面建築較為完好的保存了下來。1958年安陽市博物館設於此處。1978年起進行了多次維修。

從最南端的照壁起,主要有青白石拱橋、牌樓、石像生、碑亭、大門、景仁堂、墓臺鐵門,最後為袁世凱墓廬。

這座陵墓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以我國古典建築規制為體,西洋建築風貌為用,既彰顯“皇家”氣派又區別於帝王陵寢,為我國陵墓建築史上的壹個創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百度百科--袁林

鳳凰網--安陽市北洋軍閥袁世凱陵墓——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