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像魯迅這樣的人還有誰

像魯迅這樣的人還有誰

1、聞壹多

聞壹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 1932年聞壹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2、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壹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妳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3、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

1938~194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臺,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

4、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壹個封建官僚家庭裏,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5、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舍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壹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