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愛公社是什麽組織
業內公認網絡互助的這壹模式的“鼻祖”,是張馬丁的康愛公社(曾名抗癌公社)。2011年,張馬丁壹人組建抗癌公社,直到2014年10月份拿到第壹筆天使輪融資後才逐漸組建團隊。
為了與保險相區別,采用免費加入的形式。
同時為了避開非法集資風險,互助金通過社員與社員間點對點的方式流通,但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認為代扣有風險,雙方沒談攏。
加入社社員通過均攤、壹人壹次壹兩塊錢(甚至更少)的方式,為不幸社員籌集最高35萬元的醫療和其他生活費用,解決大病醫療費問題。抗癌公社創造的“湊份子”式抱團取暖、風險***擔的模式,讓人人可以不再因病致貧。把尊嚴留給受助者,在抗癌公社,資助是義務,退出有自由;受資助是權利,傳遞尊嚴。
康愛公社是人際黏度極高的社群互助組織,全國各地都有分社,社員自己在當地組織各類活動。據統計,康愛公社的QQ群有三四百個,微信群則更多。
目前,康愛公社已有會員117萬多,總籌款近700萬元,資助46人。而張馬丁開創這壹模式,主要是因為他母親——2007年,母親患上癌癥,作為病人家屬,他見到了許多醫療保障上的缺憾,體會到普通人患病時的無奈與無助,決心要組建平價的互聯網保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