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蘭生幽谷無人識”出自哪首詩?

“蘭生幽谷無人識”出自哪首詩?

妳好,“蘭生幽谷無人識”出自宋代蘇轍的《種蘭》壹詩。

原詩:

種蘭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翻譯:

蘭花生長在幽谷裏面沒有人賞識,壹個朋友在東軒種了些,拿來送我。它的香氣能解除繁穢,更讓人憐愛的是它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根紮在在密石邊上秋天早早的開了花,壹叢叢葉子靠著修竹有中午的陰涼。我想弄來蘼蕪香草與它***在堂下,那就經常可以看到楚辭詩句中的意境了。

賞析:

這首詩是用來詠蘭的著名詩詞,詩中用襯托、比喻說明主人是個品行高潔的君子,只是無人賞識,頗有落寞之感。

蘇轍以“幽蘭”來比喻自己高潔的品質,蘭之品質,超凡脫俗,似美人,猶君子。蘇轍以蘭自喻,說明其發自內心的名節情懷,是壹種個體生命道德價值的安頓,在他尊崇顏回、孟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這種道德情懷。

蘇轍因為有了士人精神、時代精神和個人性格特征的堅強支撐,他的文化品格便有了宋代士人的特質類型,即經世性、道德性和沈潛性。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嶽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壹,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作者軼事:

因“元祐黨爭”牽連,紹聖四年(1097年),蘇轍被責授為化州別駕,雷州安置。 蘇轍初來雷州,水土不服。據載,雷州知縣張逢、海康縣令陳諤對蘇轍非常友善,以誠相待,禮遇有加。時勞問有。”

蘇轍雖謫居雷州僅壹年,但他面對雷州當時“其民甘於魚鰍蟹蝦,故蔬果不毓;冬溫不雪,衣被吉貝(木棉),故藝麻而不績,生蠶而不織,羅紈布帛,仰於四方之負販。工習於鄙樸,故用器不作。醫奪於巫鬼,故方術(指醫術)不治” ,致力於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啟發民智,破除迷信,致力於農、工、商之利,教民治窮致富。他在該詩引中又說:“我遷海康(今雷州)實編於民,少而躬耕,老復其真。……願以所知,施及斯人”;他教導人民“斫木陶土,器則不匱。績麻繅繭,衣則可冀。藥餌具前,病安得至?”這首詩表現出蘇轍體察民情,關心民瘼的民本思想,同時,該詩也是研究雷州當時風土習俗的重要史料。

此間,章惇得知張逢禮遇蘇轍,派董必明查暗訪,稱其以強占民宅,但因有租券,不便加罪,便於元符元年(1098年)詔蘇轍遷循州。後來,雷州人民在蘇轍居住地建遺直軒以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