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閱兵獨創“鵝式步伐”,有什麽典故?
首先,朝鮮人並不是獨創“鵝式步伐”,朝鮮人只是在標準“鵝式步伐“的基礎上,做出了壹定的改變罷了。
鵝式步伐,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正步”。它的動作要領是高擡腿,筆直踢出,交替進行、前進,整個身體應富有彈性,壹顛壹顛地雙臂不動,測目右上方45度,看上去就像壹只頭顱高昂的鵝,因此才有了“鵝式步伐”的名字。
鵝式步伐起源於18世紀90年代的法國拿破侖時代。當時法國的軍事實力真可謂是如日中天,真正做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按照慣例,勝仗之後必然要進行軍隊的大閱兵,來增強本國民眾對於軍隊的向心力。
正是在這次舉國矚目的閱兵儀式上,雄赳赳的騎兵方隊與炮兵方隊與氣勢“軟綿綿”的步兵方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處於興奮狀態之中的拿破侖在看到步兵方隊的表現之後,面露不悅之色,對參閱步兵有形無神,毫無氣勢的表現感到非常氣憤。於是他下令,務必要讓步兵在來年閱兵的時候展現出威武雄壯的氣勢來。在此之後,風靡全球的“鵝式步伐”便應運而生了。
言歸正傳,朝鮮的“鵝式步伐”是繼承了普魯士正步的。而亞洲人的身材普遍比較矮小,因此腳踢的高度就很難達到標準要求。
但是,朝鮮為了顯示自身的戰鬥意誌之昂揚高漲,便把正步的腳部高度定的很這就使得參加閱兵儀式的步兵要踮著腳踢正步了。這也就形成了朝鮮步兵獨有的,那種“壹顛壹顛”的感覺,所以樓主才會認為是朝鮮獨創了“鵝式步伐”。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說法也無可厚非,因為,朝鮮確實開發了壹種獨特的,鵝式步伐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