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盾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盾牌有:木制的羅馬大盾(又叫巨盾或者塔盾,俯視呈半圓形,正面看則為長方形。羅馬的軍團靠它組成烏龜陣。斯巴達戰士與祖魯人也多有使用,特洛伊戰爭雙方都用這種壹人高的盾。背面有條皮帶,挎在肩上,整個人都能躲在其後)、小圓盾(用整塊金屬鍛造研磨出的小型盾牌,綁在手腕上使用,防禦面積雖不大但是非常堅固。由於使用時手掌活動不受限制所以弓箭手,火槍手等非常喜愛這種盾牌)、亞述圓盾(亞述戰車兵多半使用圓盾,步兵矛手和早期帝王的侍從也使用這種盾。盾牌壹般是用金屬制成的,因而比較小。圓盾的邊緣向內彎曲。圓盾的金屬材料,有的是青銅制造的,有的是鐵制的,也有少數是用金銀制成的。金盾是為國王和高官顯宦等少數上層人物制造的。後來,圓形金屬盾為同樣形狀的圓形柳條盾所代替,盾緣是用硬木或金屬材料制成的,有時盾的中央飾以凸出物)。
中國的有
長 牌 為步兵所用。式樣多為長方形,可以掩護身體,防止敵人的兵刃矢石所傷。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
手 牌 古代步兵旁牌的壹種。手牌長五寸七尺,當中窄面兩頭寬。中窄處為壹尺,兩頭寬處為壹尺三寸。它以白楊木或松木制成,輕便而堅實。其正面繪有虎形彩繪,後面有把手。可供攜帶。
旁 牌 即盾,傍牌的別名。木質,皮革裹束,騎兵為圓形,步兵為長形。
燕尾牌 步兵旁牌的壹種。燕尾牌寬壹尺,長約五尺,上部平,下部呈燕尾形,故得其名。燕尾牌正面從上至下當中略突,二面略低,形如魚背。面面繪有彩畫。反面與把手可供攜帶。燕尾牌以槍木或椆木制之,質輕而硬。用時,人伏於手牌後,側身而進。因此牌雖小,但足以抵擋矢石。
藤 牌 呈圓形,內以大藤為骨架,再用藤條編制而成,具有體輕堅韌等特點。
少林盾牌 為少林僧人防身擋箭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