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街道的鳳凰街文化站簡介
鳳凰街文化站成立於2002年12月。2007年被廣東省文化廳評估定級為省特級文化站。
文化站現有專職工作人員三名。擁有火爐山公園、銀排嶺公園和漁沙坦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三個文化廣場和壹個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位於天河區東北部的漁東路88號,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內設有圖書館、閱覽室、舞蹈室、信息室等12個功能室。圖書館藏書量18000多冊,配備完善的電腦借閱系統和網絡信息服務系統。文化站總***投入資金100萬元購置辦公用品、演出、培訓、展覽、音響、投影等設備。
文化站以“客家山歌”為特色開展了壹系列相關的文化活動。2004年11月成立“鳳凰街客家山歌協會”,有會員80余人。每月分5次定期分別在不同歌墟點舉行客家山歌“歌墟”活動,舉辦客家山歌文化、歷史的講座和表演方面的培訓工作。並結合街道的實際工作,開展了“創文明、迎亞運”、“客家山歌頌清廉”等壹系列緊密聯系形勢的主題“歌墟”活動,深受居民的喜愛和歡迎。2005年3月成立鳳凰街藝術團,下設12個文藝團隊和8個民間藝術團隊,整合了轄內的舞蹈團、合唱團、話劇社、管樂隊、芭蕾舞隊、藝術體操隊等和客家山歌、民間舞蹈等文化資源。 舉辦新春、五四、七壹、國慶、中秋、元旦和山歌擂臺賽等文藝匯演和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從2005年開始連續8年舉辦客家山歌擂臺賽,評選出鳳凰地區客家山歌“歌王”和“歌後”。先後獲得全國首屆客家山歌擂臺賽銅獎、全國農家書屋演講比賽獲得最佳創意獎、八省客家山歌邀請賽獲得銅獎、廣東省第二屆民間歌會銀獎、廣東省“百歌頌中華”群眾歌詠比賽銀獎。2010年10月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亞運與我》欄目專題報道,同年以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嘹亮悅耳的山歌歌墟、獨具風格的客家祠堂、風味特別的客家美食,在由廣州市委宣傳部、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宣傳部等部門命名為“廣州市十大特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