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妳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都對妳產生了什麽影響?
1918年7月14日,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壹個小生命呱呱墜地。這就是日後閃耀於世界影壇,用攝影機窺探人類靈魂,編導出無數部大師傑作,幾乎把世界各大主要電影節的大獎都拿了個遍的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在超過60年的職業生涯中,伯格曼導演過62部電影,且大多都是自己編劇。這些作品以精簡、沈郁的風格,探討生命與死亡、靈魂與肉體、存在與虛無等重要命題,將電影納入哲學的範疇,為世界電影乃至人類文明貢獻了燦爛的篇章。
他壹生***有3部作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全世界只有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大師維多裏奧·德·西卡與費德裏克·費裏尼能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上與他比肩,這二位分別有4部作品獲獎)。而在其他世界壹流的電影節中,他更是獲獎無數:法國戛納電影節獲獎7次,德國柏林電影節獲獎2次,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獲獎4次,法國凱撒獎獲獎1次,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獲獎1次,歐洲電影獎獲獎1次,日本電影旬報獎獲獎3次,美國導演工會獎獲獎1次,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獲獎7次,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獲獎4次……
他的電影裏滿是童年的影子
伯格曼的父親非常嚴厲,對孩子們的管教可謂嚴苛,經常對孩子們說的話就是:“知道嗎?我懲罰妳們,是因為愛妳們!”或者:“吻我的手,請求原諒!”這種氛圍對伯格曼的影響不小,甚至被他稱為“教堂黑暗的壹面”。在日後的作品《芬妮與亞歷山大》裏,我們還能看到這壹時期的場景再現。
伯格曼小時候很愛哭,他總是黏著母親,希望得到母親的愛與擁抱。由於哭鬧太多,讓母親很是擔憂,甚至把他帶去看醫生。醫生不但很重視這事,還告訴母親:“不能讓他老是這樣讓人抱,要牢記,他不是女孩,該得有個男生的樣子!”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索菲亞·赫默特(Sophia-Hemmet)醫院附近的教區,有壹座大公園,公園裏有壹幢房子,這就是伯格曼度過童年時代的地方。房子周圍有大片樹林,還有公墓和太平間。伯格曼小時候最有趣、或者該說最恐怖的經歷,就是被惡作劇的太平間管理員和司機鎖在停屍房裏。他後來回憶道:“那次經歷太恐怖,我至今還記得當時害怕的樣子。旁邊躺著個女人,眼睛還沒完全閉上。當我走過去看她時,突然感覺她也在看我!”這段經歷無疑給伯格曼留下不小的陰影,以至他晚年還時常夢到這個場景。而他在電影裏對死亡的窺探,或多或少跟這壹經歷息息相關。
伯格曼的祖母在烏普薩拉(Uppsala)有棟大房子,她和壹位老管家住在裏面。兒時的伯格曼非常喜歡去祖母家,他喜歡那棟又大又古老的公寓,認為裏面充滿了神秘與吸引力,可以盡情玩耍,盡情探索。每逢聖誕節,全家大小齊聚祖母的大房子壹起慶祝,伯格曼在這兒得到了壹個孩童應有的快樂,體會到跟父親那“嚴厲黑暗”相對立的壹面——開心和幸福。而這壹切,都體現在了後來的史詩巨作《芬妮與亞歷山大》中,事實上,這部電影大部分是以祖母的房子以及他在裏面的活動為藍本。
伯格曼8歲左右時,他的夢想就是得到壹部攝影機。恰好那年聖誕來臨,孩子們陸續收到很多禮物,其中就包括壹個裝著攝影機的盒子。可是當父親宣讀盒子上的祝語時,伯格曼卻大失所望,因為那是安娜阿姨送給哥哥達格(Dag)的。而安娜阿姨送給伯格曼的,卻是壹只泰迪熊。伯格曼認為簡直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了,於是鉆到桌子下,躺在地上大哭。他晚年回憶說:“從8歲那麽小,到80歲這麽老,我都沒這麽失望過。”
那時伯格曼跟哥哥住同壹個房間,而那臺攝影機,就放在屋子中間的桌子上。伯格曼躺在床上,盯著攝影機,感覺它散發著神秘的光芒。他在心裏琢磨,到底要如何才能得到它?
有趣的是,哥哥對攝影機根本沒興趣,他喜歡錫鐵玩具兵!伯格曼當時大約有150個玩具兵,於是他對哥哥說:“我把我的整個軍團都給妳,換妳的攝影機怎麽樣?”哥哥覺得這個主意簡直好極了,立馬就答應了,於是伯格曼終於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壹部攝影機。
伯格曼的第壹部攝影機
《夏夜的微笑》
1957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
最佳詩意幽默獎
伯格曼第壹次揚名世界,是因為影片《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1955年)的成功。本片獲戛納電影節最佳詩意幽默獎(Best Poetic Humor),並入圍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有人說,1999年電影界大知識分子羅伯特.布列松的逝世,凍結了全世界電影愛好者的心。那麽2007年則更是令人扼腕嘆息的壹年,因為在這壹年7月30日,兩位世界壹流的電影巨星意大利大師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與瑞典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於同壹天逝世。
伯格曼逝於法羅島,葬於法羅島。他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壹。
意大利國寶級導演費德裏克·費裏尼說:“把我跟伯格曼比,是在恭維我。”
而伍迪·艾倫對伯格曼的贊美則更是高到無以復加:“他可能是自電影被發明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看了他的電影之後,我只覺得沮喪——他已經把電影拍到那種高度了,後來的電影還有什麽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