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山之後無中國什麽意思?
這是流傳很廣的現代壹批民族主義者的觀點,並不是誰先提出來的,大家都認同而已。只是表明在外族入侵之下(蒙元消滅南宋崖山壹役),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心損失殆盡。
典故:
崖山之戰
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 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
紀,它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壹場戰爭。據史料 記載,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屬江門市)展開了壹場歷時20 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50余萬,動用戰船2千余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戰船沈沒
,海上浮屍10萬,並給南宋王朝劃上了句號。
回到本文的題目: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是壹個爭議很大的命題。兩宋300余年,壹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壹世,只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蒙古軍隊占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而且這個數字壹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饑餓的人口,那麽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宋人到中原後發現,中原地區千裏無人煙,白骨遍地,井裏塞滿了死屍而水不可飲。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但3百多年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身邊只有壹個太監,更別提什麽陸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茍且。
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遊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我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中華文明的復興,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應寫入教科書,告知後人,華夏當有那樣的氣節。
另壹種說法是南宋崖山壹戰後,中華(這裏主要指中原的漢族)民族自尊心受挫,漢族政權垮臺,中華文化沒有傳承下去
具體說來:
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紀, 它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壹場戰爭.據史料記載,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屬江門市) 展開了壹場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50余萬,動用戰船2千余艘, 最終宋軍全軍覆沒,戰船沈沒,海上浮屍10萬,並給南宋王朝劃上了句號.
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的時候,背著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 為了復興宋室,壹直不停奮戰, 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 “我明白了,秀夫,妳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 “陛下…” 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壹起. “蒙古軍啊,將來有壹天,繼承我們遺誌的同胞,壹定會征討妳們的!” 就這樣,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據說達十萬人之多.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壹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之手.
兩宋300余年,壹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壹世,只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這段恐怖的時期,大量的人死於屠殺,死於瘟疫,死於戰亂,北方中國的人口下降了80%,南方中國的人口則下降了超過30%,整個中亞幾乎成為了無人區和荒漠,中東地區先進的灌溉系統受到完全破壞,雖然蒙古人客觀上幫助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他們沒有絲毫人性的殘忍的惡行,是整個世界史上所罕見的,比之日本人入侵中國的暴行更甚百倍,日本人至少知道保護中國文明和文物,也不會每城必屠。蒙古人當時的行為就如成吉思汗自己說過的:“人生最大的樂趣是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強奸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南宋的滅亡是中國的歷史發生的重大的轉折,不僅僅是漢族政權的徹底滅亡,更標誌著在南宋時期得到長足發展的工商業、高科技、農業、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文明相對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制度,並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主要內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茍且。 明太祖朱元璋繼承和加強了元朝的各種制度,而禁錮的文化思想、落後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同為異民族統治的清朝達到了最高峰,直到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