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外國名人的成功故事

外國名人的成功故事

攀登高峰要不畏艱險,實現成功要勇於奮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十年NO,和壹個YES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的故事

1822年的壹天,英國物理學家邁克爾 · 法拉第在實驗室做試驗。壹個叫亨利的年輕人找來,想拜他為師。法拉第最終被年輕人的決心打動,讓他留下來做助手。

法拉第拿起壹個本子,指著壹套裝備告訴亨利:“我正在研究磁能否產生電,妳以後每天給它通上電,然後看清磁針是否會轉動,再把結果記錄下來。”亨利照著做了半個月,可實驗總是失敗,他只能在本子上不停地寫下“NO”。

壹天,亨利不耐煩地對法拉第說:“這事沒什麽意義!您讓我做點別的吧!”法拉第搖頭說:“這事很重要,做成了就是重大發現。”亨利又堅持了幾天,最後還是溜走了。

1835年,法拉第被英國皇室授予爵士稱號。壹事無成的亨利又來求法拉第收留他。法拉第拒絕道:“這個稱號本該屬於妳。當年我讓妳做的事,我堅持了10年,終於在電磁學方面有了重大發現。”說完,法拉第拿出壹個厚厚的本子,那正是亨利當年用過的。亨利看到,在他記錄的十幾個“NO”後面,法拉第記下數千個“NO”,最後才是個大大的“YES”。

法拉第說:“只有靠意誌和堅持才能實現理想,這是我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艷它開時的明艷,卻忽視了它奮鬥時的堅持和血汗。當法拉第功成名就時,眾人欽羨。其實他只是把當年亨利認為無聊的、沒有意義的事,堅持做了10年。

法拉第用自己的成功,告訴亨利,也告訴世人:只有靠意誌和堅持才能實現理想。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關鍵看妳是否有把壹件簡單的事情堅持到底的智慧。

 2:

窮死的梵高,富死的畢加索

窮人有窮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窮人為什麽窮?富人為什麽富?因為富人會講故事,而窮人不會。

梵高與畢加索都是天才畫家,但畢加索生前就是故事大王,而梵高只會默默作畫,他們人生的境遇有著天壤之別:梵高是窮死的,而畢加索是富死的。

壹、窮死的梵高

梵高生前窮愁潦倒,雖然壹生畫了900多幅油畫,但有生之年只賣出過壹幅畫,收入是400法郎……

幾個月後梵高就自殺了。

梵高的壹生平淡無奇,過著十足的 *** 絲生活;但畫作卻色彩艷麗,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各種想象。

從《星空》到《向日葵》,都表達著梵高內心對自由的極度渴望。除了與賣笑女子廝混,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澆愁了。

貧窮會殺人:梵高瘋了!他把自己耳朵割了下來。

在弟弟不再提供給他生活開支的時候,37歲的梵高選擇了死亡:最終開槍自殺了。梵高是窮死的。

二、富死的畢加索

相比於梵高,畢加索的人生燦爛輝煌。

在其91歲辭世時,畢加索留下了7萬多幅畫作、數幢豪宅和鉅額現金。據測算,畢加索的遺產總值達到395億元人民幣之巨。很顯然,畢加索是富死的。

同樣是畫家,為什麽畢加索會如此之富有?原來,畢加索不僅是個繪畫天才,也是位營銷天才,更是個會講故事的金錢達人。

三、畢加索是營銷天才?

1、故事比畫值錢

每當畢加索要出售他的畫之前,都會先辦畫展,然後召集大批熟識的畫商來聽他講故事。講作品的創作背景,講作品的創作意圖,講作品相關的故事。

壹幅畫想要賣得好,先要畫得好。可如果僅僅只是壹幅畫,恐怕沒人願意為它付出高價。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這幅畫背後的故事。有了這個興趣,故事就值錢了,故事裏的畫也就值錢了。這是壹種產品“貨幣化”的過程,很多人不明就裏,而天才的畢加索卻深諳此道。

如今,價格昂貴的產品無不是有著生動的品牌故事,而且這些品牌故事每天還在被創新地演繹。

2、畢加索也“刷臉”

據說,畢加索出名之後,即使購買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歡用支票付款。為什麽?其實,這裏面有個小秘密。

當畢加索已經是位聲名顯赫的畫家的時候。如果他用支票購物,得到支票的店主會怎樣處理那張支票呢?

畢加索認為,店主與其拿著這張支票去銀行兌換那麽小額的壹點現金,倒不如將這張有著畢加索親筆簽名的支票當作藝術品,趕緊裝裱收藏起來,至少也是壹件十分有意義的紀念品,說不定以後還能升值賣出去。

於是,為了不花錢也能購物,畢加索就用支票去結賬,這就相當於現在的名人“刷臉”。

3、深諳品牌溢價原理

法國波爾多有座屬於極其神秘的羅斯查爾德家族的酒莊——木桐·羅斯查爾德酒莊,木桐酒莊出產的高階葡萄酒享譽世界。

自從1945年以來,木桐酒莊的莊主菲利普·羅斯柴爾德每年都會邀請眾多繪畫大師來為其設計酒標,其中就包括畢加索,畢加索為其設計了1973年的酒標。但是畢加索並沒要酒莊付他錢,而是接受壹批葡萄酒作為稿酬。

畢加索認為,這批酒因為貼上了自己設計的酒標,其價值必然會飆升。除了可以留下來自己喝,將來拿出去賣,也壹定會有更高的溢價。由此可見,畢加索真是壹個深謀遠慮的理財高手。

4、畢加索玩轉社交商業

帕布羅·叠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裏西奧·克裏托·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這是畢加索的全名,恐怕連畢加索自己也未必記得住。

但這個名字卻顯示畢加索家族本身就蘊含著的現代商業基因。據說,畢加索家鄉的人在起名時,除了會把祖先的名字加進去,還喜歡把和自己關系親密的親友的名字加進去,其真實目的是想拉近自己與對方的關系。在他們看來,構建誠實可靠的人際關系無比重要。

我們現在說,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是社交,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是社交商業,而社交商業的基礎就是互信。可見,畢加索天生具備社交商業的基因。

梵高是窮死的,畢加索是富死的。梵高窮的原因在於有生之年無法實現與他人的價值***享,而畢加索生前就實現了品牌溢價。畢加索有言:“我畫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肉眼看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