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臨港新城的產業經濟

臨港新城的產業經濟

臨港地區第二產業主要分布在“上海臨港產業區”內,臨港產業區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上海臨港產業區已引進產業項目130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額達430億元,其中外資14.2億美元,已落戶產業項目的達綱產值預計將達1200億元。

重裝備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裏,重點發展以"高、新、先"為特色的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物流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裏,著力打造成港口物流、產業物流、特種物流協調發展的綜合物流樞紐。

主產業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裏,主要聚焦發展民用航空、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綜合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裏,以研發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和輕型制造業,重點發展電子通訊、信息技術、光電子、機電設備、航空配套等產業。

奉賢園區規劃面積17平方公裏,將建設成為集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綜合貿易物流及商業配套服務等壹體化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園區。

民用航空產業配套

在200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航工業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協議,在臨港產業區設立國家級上海民用航空產業配套基地,吸引國家航空產業配套項目,發展發動機、航電、機電、環控、新材料和航空物流產業。首批啟動項目為航空發動機項目,由中航工業集團為主出資組建中國商用飛機發動機公司,註冊資本60億元。

汽車整車制造

上汽集團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整車及發動機基地沖壓、車身、油漆、總裝、發動機五大車間以及車體分配中心、能源中心等單體已經建成投產,主要生產自主知識產權KV4、KV6系列發動機、自主品牌“榮威550”整車,最終形成30萬臺各型發動機和22.5萬輛整車的生產規模;到2010年形成五個生產平臺、30款車型的規模。屆時上海形成本地三大汽車整車制造基地(嘉定、金橋、臨港)“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

船舶關鍵件制造

中船三井船用柴油機項目、電氣船用曲軸項目、中船重工和瓦錫蘭合資的中速柴油機發電機組項目已經投產;中船重件碼頭已經建成;滬臨金屬加工配套項目、韓國東和恩泰熱交換器項目正在建設中;沃爾沃高速遊艇發動機項目、船舶工藝設備配套項目已經開工。中船三井船用柴油機項目具備年產170萬馬力柴油機的能力,主要制造汽缸直徑600毫米以上的大功率低速柴油發動機,同時可制造理論上最大的汽缸直徑1080毫米的柴油機(現已批量制造世界最大的缸徑900毫米的柴油機),滿足12000箱集裝箱船的主機需要;基地二期已經開工,最終形成年產400萬馬力的生產規模,是全國最大最先進的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大型船用半組合式曲軸項目年產160根曲軸(已可生產為缸徑900毫米柴油機配套的曲軸),未來可達360根,打破了日本、韓國、捷克、西班牙等少數國家對該領域的高度壟斷。

發電及輸變電設備制造

生產百萬千瓦等級核電主設備、重型燃氣輪機、具有極端(特大、重型、超限)重型裝備制造能力的電氣重裝聯合廠房,具有1400噸吊裝能力、5000噸泊位條件的電氣重件碼頭已建成投產;壹機床公司核電內堆件項目年內將完工,年產核電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4.5套(全國唯壹具有此生產能力的企業);核電起重運輸項目將年產核電成套起重運輸、重型起重運輸等設備4.9萬噸;這些裝備將為我國實現核電設備的基本國產化奠定基礎。2008年7月,長21米、最大直徑4.4米、重3350噸的60萬千瓦核電機組蒸發器已下線並運往秦山核電站,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日本、韓國之後能制造該設備的少數國家之壹。特高壓交流重型輸變電設備和直流輸電設備項目已經開工,產業區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高端發電及相關設備制造基地。

海洋工程設備制造

中船集團已開工建設具有世界壹流的大型海洋工程與船舶制造專業配套基地,其中專用產業碼頭兩座,年產海洋工程平臺4座,海洋工程生活模塊或船用生活模塊30個。代表著鉆井平臺的世界先進水平。今後進壹步重點發展具有高技術密集和高附加值特征的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等海洋油氣裝備,將為我國發展新興的深海油氣采掘事業服務,提高我國在全球海洋工程設備制造領域的地位。

工程機械等其他制造

港口和物流機械為主,中集集裝箱制造及維修、卡爾瑪港口機械、科尼(KONE)港口機械、振中樁機等項目已經建成投產並將擴建。隨著田中激光機械、阿特拉斯空壓機、開山空壓機、蒂森克虜伯工程機械、希爾博裝卸機械、希斯莊明機床、大型煤礦液壓支架、履帶挖掘機等項目的建成和落地,該基地涵蓋的領域將更加豐富。中國重點突破的16個裝備制造業發展領域中,臨港產業區的項目已涉及到8個。其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大型船用設備、發電及輸變電設備、海洋工程設備、航空配套產業等五大裝備產業基地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臨港集團已同中船集團、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航集團、上汽集團、上海電氣集團、中集集團、三壹重工、華儀電氣、開山集團、卡特彼勒、沃爾沃、三井造船、蒂森克虜伯、西門子、科尼、卡爾瑪、瓦錫蘭、韓國東和恩泰等國內外著名裝備制造企業集團建立戰略聯盟。到目前為止,臨港新城已經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81.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25億元,引進外資總額12億美元,實現生產總值年增長60.4%,工業總產值年增長48.1%,稅收收入年增長34.9%。

而蘆潮港、泥城、書院、萬祥四鎮由於基礎薄弱,加之大面積的動拆遷,雖然保留和安置了壹部分工業企業,但並未能形成規模和特色,雖然建築業借助於開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規模仍然較小,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在外界環境改變的情況下難以持續保持這壹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隨著大規模動遷安置基地建設的完畢,加上臨港基金最後期限的到來,分城區內的都市型產業園區發展空間狹小等因素的制約,屆時如何繼續保持工業經濟增量、並實現總量突破,是亟需解決的難題。 進入2013來,以現代服務業、新壹代信息技術等第三產業的啟動,臨港即將迎來壹個第三產業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