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M2什麽意思
MI:狹義貨幣供應量;M2廣義貨幣供應量
1、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2、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3、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4、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5、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擴展資料
中央銀行壹般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按流動性標準劃分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對中央銀行而言,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壹方面提供貨幣供應結構圖,這種貨幣供應層次的劃分,有利於為中央銀行的宏觀金融決策提供壹個清晰的貨幣供應結構圖,有助於掌握不同的貨幣運行態勢,並據此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調控。
另壹方面,分析經濟的動態變化,這種貨幣層次劃分方法,有助於中央銀行分析整個經濟的動態變化,每壹層次的貨幣供應量,都有特定的經濟活動和商品運動與之對應,通過對各層次貨幣供應量變動的觀察,中央銀行可以掌握經濟活動的狀況,並分析預測其變化的趨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宏觀經濟學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