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年鉬供需形勢分析

年鉬供需形勢分析

壹、國內外資源狀況

(壹)世界鉬資源狀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2009年世界鉬資源儲量為870.5萬噸(表1)。世界已查明鉬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智利、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家。這5個國家的鉬儲量占世界總鉬儲量的89.5%,儲量基礎占世界總量的91.7%。其他已查明鉬資源相對較多的國家還有亞美尼亞、秘魯、墨西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蒙古等。

表1 2009年世界鉬礦資源儲量分布主要國家單位:萬噸(鉬)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國鉬資源狀況

鉬礦是我國的優勢礦產之壹,分布廣泛且相對集中。截至2009年底,全國鉬礦區數454個,查明鉬資源儲量1255.8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鉬礦儲量為145.3萬噸,比上年略有下降(表2)。查明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在河南、吉林、陜西、內蒙古、廣東及河北等省(區),這六省(區)合計資源儲量占全國查明資源儲量的71.1%。按2008年鉬產量來算,我國鉬基礎儲量與產量比值為55,對相關行業中長期鉬需求而言是有保障的。

表2 2009年我國鉬礦資源儲量分布單位:萬噸(鉬)

續表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壹)世界鉬生產狀況

2009年,世界鉬礦山產量為20.23萬噸,較上年減少了9.4%。這與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導致鉬價格大幅下滑,相關鉬產業投資和開工被迫推遲或減產,與鉬產品消費終端相關的鋼鐵等行業需求低迷等因素有關,主要鉬生產商紛紛下調年度生產計劃。長期以來,中國、美國和智利是世界上三大主要鉬供應國,這三個國家累計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7%。秘魯、加拿大和墨西哥處於第二集團,這三個國家累計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5%(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礦山鉬產量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2010

(二)我國鉬生產

我國鉬礦開發分布在23個省(區),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自2007年以來已經連續三年礦山鉬產量保持世界第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09年我國鉬精礦產量(折純鉬45%)為16.4萬噸,含鉬金屬約7.4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0%,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圖1)。其中,河北、遼寧、福建和陜西等主產省份鉬產量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在8%~50%之間。主要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外鉬需求和鉬價格低迷,國內中小型鉬礦山企業普遍開工不足或部分停產。

圖1 1990~2009年我國鉬產量和消費量

三、國內外消費狀況

(壹)世界鉬消費狀況

鉬具有難熔、導電性好、膨脹系數小和耐腐蝕的優點,是生產高強度、耐腐蝕合金鋼的重要鐵合金添加原料。70%的鉬用於冶金工業中生產特種鋼和鐵合金;其余主要用於催化劑、潤滑劑和顏料、化學(防煙劑)、超合金(用於航空)、農業等行業(圖2)。據世界金屬統計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數據綜合分析,2009年世界鉬消費量約17.5萬噸,較上年減少17.8%。西歐、中國、美國和日本仍是主要鉬消費市場,尤其是中國,2009年鉬消費量超過西歐,成為世界第壹大消費國。

圖2 2009年世界鉬終端消費(左)和區域消費(右)結構

(二)我國鉬消費狀況

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鋼鐵產能的迅速擴大,鉬需求也在高速增長,鉬消費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據北京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估計,2009年我國鉬消費在5.4萬噸左右,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30%以上,超過歐洲國家成為世界第壹大消費國(圖1,圖2;表4)。

表4 我國鉬生產消費概況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世界金屬統計;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英國金屬通報

四、國內外貿易狀況

(壹)國際鉬貿易狀況

鉬的進出口以鉬精礦、鉬鐵為主,其次是工業氧化鉬及鉬酸鹽。鉬資源豐富的國家如美國、中國、智利、秘魯、加拿大、俄羅斯等是重要的鉬出口國,日本、中國及西方發達國家如法國、德國、英國等鉬資源消耗大戶是主要的鉬進口國(表5,表6)。

表5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鉬產品出口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表6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鉬產品進口

續表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出口方面,2009年,據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的數據,智利出口鉬產品51890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鉬精礦(折鉬金屬量)6505噸,較上年減少了18%。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美國出口鉬礦砂及精礦(含焙燒的)29600噸,較上年減少了10%,出口鉬鐵(含鉬量)827噸,較上年減少了36%。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中國鉬初級產品出口已大幅減少,2009年出口鉬精礦為8913萬噸,較上年減少62%。

進口方面,2009年,智利進口鉬精礦31336噸,較上年增長了18%。美國進口鉬精礦(含焙燒的)7520噸,較上年減少了26%;進口鉬鐵3040噸,較上年增長了31%。中國進口鉬精礦61807噸(實物量),較上年增長了1167%,成為世界第壹大鉬進口國。

(二)國內鉬貿易狀況

我國是鉬資源大國,也是重要的鉬出口國。近年,我國鉬資源進入國際市場的份額呈逐年減少的勢頭,主要與國內消費陡增、鉬產品關稅不斷調整、自2007年開始對鉬實行出口配額許可管理等措施有關。從不斷出臺的新政中可以看出,國家對資源性產品尤其是優勢礦產的管理態度正在轉變,對資源的保護和調控力度大增。從允許加工貿易到禁止加工貿易,鉬產品出口退稅到征稅,再到出口許可配額管理,我國鉬產品出口口徑在逐漸縮小。

2009年我國鉬進出口貿易呈現新的變化,出口大幅下滑,進口大幅增長,首次成為鉬凈進口國。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總量約7.7萬噸,比上年增長了71.3%;進出口總額為10.7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44.3%(表7)。在鉬出口方面,除鉬化工產品外,鉬金屬(深加工)產品、鉬爐料出口大幅下滑;鉬礦砂及其精礦出口量為0.89萬噸,比上年下降62%,這是我國鉬精礦出口連續第6年呈現下降態勢;鉬鐵出口量為654噸,比上年下降89%,為連續第5年呈現下降態勢。在鉬進口方面,鉬爐料和鉬化工產品進口大幅增長,尤其是鉬礦砂進口,鉬金屬產品略有下降;鉬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6.2萬噸,比上年增長1167%,這是歷史上我國鉬精礦進口同比增長和進口量最多的壹年。智利是我國進口已焙燒鉬礦砂及其精礦的主要來源國(表8)。

表7 2007~2009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註:①包括鉬粉,鍛軋鉬條、桿、型材及鉬板、片、帶,未鍛軋鉬(包括簡單燒結成條、桿),鉬廢碎料,鉬絲及其他鉬制品

從出口流向來看,2009年我國出口已焙燒鉬礦砂及其精礦8406噸(表9),主要出口到荷蘭和韓國,這兩個國家合計占我國總出口量的76%;部分出口至日本、南非、印度和越南,這四個國家合計占我國總出口量的20.2%。2009年我國出口鉬鐵654噸,較上年減少89%,其中93%的鉬鐵出口(出境)到荷蘭和我國臺灣地區,少部分出口至韓國和日本。

表8 2006~2009年我國已焙燒鉬礦砂及精礦主要進口來源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表9 2006~2009年我國已焙燒鉬礦砂及精礦主要出口流向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五、國內外鉬價格走勢分析

自2001年以來,世界經濟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國際鋼鐵市場需求旺盛,鉬需求強勁,國際鉬市場行情高漲。以歐洲市場氧化鉬為例,年均價格從2003年的5.13美元/磅鉬上漲至2005年的32美元/磅鉬;2006年和2007年有所回落,保持在24.8美元/磅鉬和30.3美元/磅鉬;受經濟危機拖累,氧化鉬價格從2008年的29.7美元/磅鉬回落至2009年的11.2美元/磅鉬左右,比上年減少62%左右(圖3)。2009年國內鉬市場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非常相似,鉬價依然低迷,但國內市場價高於國際市場,形成了“倒掛”現象,這也是中國鉬原料大量進口的主要原因。鉬鐵年平均價格為13萬元/噸,比上年下跌了47.7%;鉬精礦價格為1895元/(噸·度),比上年減少47%左右。

圖3 1990年以來國際市場氧化鉬價格

六、結論

(壹)世界市場供需趨勢

據國際不銹鋼論壇(ISSF)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不銹鋼產量為2460萬噸,較上年下降了5.2%,這是世界不銹鋼產量連續第三年下降。鋼鐵工業下滑沖擊到鉬市場,加之鉬行情大幅下滑,甚至跌至大部分鉬行業的生產成本線,導致生產者利潤劇降以致大量削減或停止生產。據英國商品研究所調查和中國相關行業的預測,2009年世界鉬消費約為17.5萬噸,對比鉬供應來看,鉬過剩約2.75萬噸(表10)。

表10 2004~2009年全球鉬供需平衡情況

數據來源:英國商品研究所,世界金屬統計;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英國金屬通報

(二)我國市場供需趨勢

國內鉬產業發展主要受宏觀經濟政策及國內外鋼鐵行業影響。近年來我國不銹鋼產能迅速擴大和鉬市場行情高漲,極大地刺激了我國鉬產業的發展。從鉬供應端看,國內鉬資源豐富,按2009年鉬產量計算,我國鉬礦儲量靜態可采年限可達18年,基礎儲量保障年限更長,這對我國中長期鉬需求是有保障的。從鉬需求端看,我國鉬消費迅速增長,自2002年以來,我國鉬消費量年增長率在15%以上。2009年鉬消費量達到5.4萬噸,鉬消費量低於鉬產量,說明我國鉬需求是可以自給的,同時也意味著2009年將出現近4.5萬噸的鉬過剩。從後期來看,關稅、行業規範政策、行業整合的影響使出口保持在低位,2009年形成的龐大鉬庫存難以及時消化,但隨著鋼鐵等行業復蘇和基礎設施等投資刺激,鉬生產會逐漸恢復、消費繼續增長,2010年鉬市場仍然過剩。

(王世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