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拜登對華貿易政策 態度強硬又伸橄欖枝

拜登對華貿易政策 態度強硬又伸橄欖枝

國慶假日後開市,香港恒生指數壹度急插667點,開市不足壹小時再次失守24,000點大關。港股連跌4個月後仍未止瀉,市場憂慮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港股在第四季首個交易日即暴瀉,有“港版納指”之稱的恒生 科技 指數再次失守6,000點。

同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挫,納指收跌311點,跌幅2.14%,創6月以來新低;標普500指數跌幅1.3%,創7月19日以來新低;道指跌323點,跌幅達0.94%。美股普跌,表示了市場的憂慮。

這壹天,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發表講話,闡述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可以看到,拜登政府繼續前朝對華貿易的強硬態度,繼續施壓,但也願意對話,在關稅領域作有利美國企業的修正。總體上就是壹套有硬有軟不脫鉤,硬軟相繼壓中國的方式。

但強硬的是心態,考慮的是實際利益。戴琪仍然期待盡快與中國會談,強硬的表述,不排除是在尋找下壹輪接觸時有更多的主導權。

態度比預期要強硬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拜登政府的對中國貿易政策講話,她沒有像拜登前朝特朗普,動不動就以脫勾要脅。戴琪先給中美關系戴帽子,稱美中貿易和經濟關系整個世界和數十億的工人,極重要,拜登政府歡迎競爭而非對抗。

然後話鋒壹轉,指拜登認為,需要確保這種競爭是公平的。指責長期不遵守全球貿易規範,削弱了美國人和世界各地其他人民的成就。開場白講規則,引出中國沒完成第壹階段采購目標的批評。

二年多前中美貿易協議規定,中國同意兩年內增加采購美國農業及工業產品、能源及服務,采購規模較2017年水平增加2000億美元。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Chad Bown估計,新冠疫情嚴重沖擊對美采購,目前購買規模僅達目標水準的62%。

戴琪直白表示,中國未能全面履行與特朗普政府達成的中美“第壹階段貿易協議”內容,美方將保留未來對中國使用單方面貿易措施的權力。此外,美方不打算與中國展開所謂“第二階段貿易談判”。

戴琪在講話中表示,拜登政府幾個月來對美中貿易關系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中國長期以來未能全面遵守國際貿易規範,而且近年來已經加倍強調其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系。言下之意,美國不容忍。

不排除額外再加稅

戴琪說,上壹任美國政府與中國達成了第壹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但目前未能全面履行協議。她說:“我們的分析表明,雖然某些領域的承諾得到了履行,某些商業利益也看到了好處,但在其他方面卻存在不足。”

戴琪釋放出強硬信號。她說,拜登政府計劃在現有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基礎上采取“進壹步行動”。對於美國商界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額外關稅的強烈呼聲,戴琪則表示反對,並再次以301調查作為威脅,稱這是美國政府的“有效政策工具”。

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301條款被認為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利牙”。目前有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被美方以301條款為由強征額外關稅。《華爾街日報》認為,這種套路與特朗普如出壹轍,顯示拜登有意挑起新壹輪貿易爭端。

戴琪的講話所展示出的對華貿易政策立場比之前預期的更為強硬。拜登政府不僅將延續特朗普時期的關稅,而且也為對中國可能加征新的關稅打開了大門。有專家評估,拜登政府七個多月的對華貿易政策評估得出的結論是,更多的談判無法使中國改變做法,這等於是宣判了美中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死刑”。

又向中國伸出橄欖枝

不過,戴琪在問答環節中也否認拜登政府致力於與中國“脫鉤”。她表示,美國將努力在不同的基礎上與中國 “重新連接”(recouple),而不是 "脫鉤"(decouple)。

隨後戴琪也表示了,拜登政府不謀求激化對華貿易緊張關系,而她本人也將在未來幾天與中方就美中第壹階段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對話,同時啟動“有針對性”的程序恢復從美國懲罰性關稅中排除某些中國商品,以協助美國勞工和企業。事實上,美國在強硬恣態中向中國伸出橄欖枝。

戴琪表示,拜登政府將在接下來幾天裏與中方展開對話,討論中美第壹階段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她表示,這將是拜登政府未來對華貿易政策的起點。這意味著,未來談判的結果令人註目。

與此同時,戴琪也表示,在延續大部分特朗普關稅的同時,拜登政府將重新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她說:“我們將啟動壹個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我們將確保現有的執法結構以最佳方式服務於我們的經濟利益。我們將保持開放的可能性,以便在必要時進行額外的(關稅)排除程序。”

戴琪表示,她未來幾天將與中方舉行會議,“坦誠對話”討論未能信守美中第壹階段貿易協議問題,美國也計劃啟動程序,解除某些中國產品遭美方加征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詹妮弗·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對美國媒體表示,關稅排除程序將有助於解決壹些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關切,並能保持與中國談判時的靈活性。

美國商界認為,行政手段“制裁”中國企業,實際上損害了美國商業利益。8月時,代表100多個行業的30多家美國的重量級商業協會聯名給拜登寫信,敦促削減對華關稅。聯名信發言人表示,它們的會員已經承擔了超過900億美元的所謂“對華關稅”成本,並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大國貿易戰,沒有誰輸誰贏,只是輸多輸少,贏多贏少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