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輸血地產商 平安忙不過來了

輸血地產商 平安忙不過來了

成為碧桂園、朗詩、旭輝、華夏幸福、金茂等房企第二大股東後,平安集團投資(shuxue)中國房地產的步伐並沒有停止。

在地產融資收緊背景下,雖有稍早前參與招商蛇口定增失敗,但平安對地產的喜愛無法自拔,他又換了壹個姿勢——化整為零。

昨晚,雅居樂宣布,將拿出全國7個項目讓平安入股。表面上看,這是各個項目公司層面的入股,整體來看,實質是壹次重大戰略合作:

第壹,雅居樂收取的初步誠意金就高達70.5億元,就算這部分資金是股權交易款,加上未來等比例提供的股東貸款,整體資金量突破百億元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千億左右銷售規模的雅居樂來說,壹次性拿到100多億元資金,平安絕對可以稱為大金主。

第二,這7個項目來自海南萬寧、廣東清遠、中山、惠州、江蘇揚州、河南鄭州、天津等全國城市,“肥瘦”搭配,平安並不拒絕;

第三,7個項目總占地面積高達176.03萬平方米,預計總建築面積將超過700萬平方米,占雅居樂總土地儲備比例接近15%,其中還有兩個項目讓出了第壹大股東的位置。

很顯然,這是雅居樂與單壹資金方最大的壹筆合作。

1、

雅居樂倒也坦誠,他們認為這項交易能夠帶來四點好處:

優化短期及長期資產組合;加深與平安之間的策略合作;增加2020年的現金流量;有利於改善2021年的財務狀況。

坦誠的背後當然是無奈,市場變化得如此之快。

2017年的時候,雅居樂還享受著高光時刻,在當年海南“金蛋”清水灣項目170億元銷售額助力下,公司整體銷售額逼近千億元。

陳卓林很開心,他高調出席公司25周年品牌發布會,時隔十多年再次接受媒體專訪。不差錢的他,甚至還花了62億元,從大摩手裏買回清水灣30%的股權。

同樣在那壹年,雅居樂做出了兩個戰略動作,壹個是多元化,環保、代建、園林、物業等業務全面開花;另壹個是擴張規模,試圖在全國復制海南文旅大盤模式。

此次交易的海南萬寧山欽灣項目,是當年從榮盛手裏接盤,中山火炬項目也是並購而來;天津項目是復制文旅大盤的標桿性項目。

陳卓林沒有想到的是,市場行情與他的預判相背而行。

海南全面限購,將雅居樂的糧倉徹底鎖死;文旅大盤全國復制,效果並不理想;全國調控升級,部分區域房價下跌。

拿錯地的雅居樂銷售增速急劇下降,高毛利回歸正常,融資趨緊。

2019年,雅居樂從銀行獲得資金量同比腰斬,不得不再次轉向永續美元債,當年籌得97.53億元,將雅居樂整體永續債推高至136億元。

進入2020年,雅居樂沒有繼續發行永續債,但銷售額增長已經極其困難,雅居樂急需要當年大摩投資清水灣壹樣。

找到下壹個金主。

2、

除了2016年合作開發舊金山項目之外,雅居樂與平安在境內的項目合作開始於2019年。

壹個是惠州雅居樂白鷺湖,平安投入近20億元獲得34%的股權;另壹個是雅居樂從中信國安手裏獲得的北海第壹城,轉讓了40%股權給深圳盛鈞。

此次7個項目交易前幾個月,雅居樂與平安不動產旗下子公司深圳恒創聯手拿下38.8億元的中山總價地王。

深圳恒創,以及接手7個項目的深圳安創、桐鄉安豪、深圳盛鈞,均與平安不動產擁有關聯,後者在平安集團內部,主要定位為從事資產管理、不動產投資的子公司。

生動壹點描述,如果將保險資金比作彈藥,平安不動產就是那個遞彈藥的突擊隊員,彎彎曲曲繞過監管部門對保險資金投資限制,將資金送到地產商的手裏。

除了超大額諸如碧桂園、華夏幸福、金茂等戰略入股,是直接通過平安人壽、平安資管等渠道實施,其他大部分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皆是通過平安不動產實現。

深圳安創、桐鄉安豪、深圳盛鈞這三家公司,平安不動產僅持有49%的股權,余下51%的股權由平安創科持有,後者是平安內部直接或間接投資地產項目的平臺。

平安不動產最賺錢的業務是項目投資顧問,即平安不動產接受平安壽險、平安產險等平安集團子公司的委托,為其提供不動產投資相關咨詢服務,按照固定比例收取費用。

2019年,平安不動產“項目投資顧問”收入為12.53億元,占公司整體收入的56.99%,到了2020年第壹季度,這壹比例已上升到61.88%。

細分來看,2019年的項目投資顧問收入中,為深圳安創、桐鄉安豪提供顧問服務實現的收入就高達5.48億元、2.31億元。

壹般來說,平安不動產收取費用為總投資額的1%,也就是說,十多億元的收入,意味著至少有上千億元的資金投向房地產。

從財務報表“長期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兩項,也可以看出平安不動產生意的火爆。

其中長期股權投資從從2017年81億元增長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223.6億元,債權投資從45億元增長至167.96億元。

這兩項超400億元的資金,與上千億元總投資金額之間存在差距,是因為平安不動產在所有直投項目公司中只占49%或者更少股權。

平安不動產“指引”著深圳安創、桐鄉安豪、深圳盛鈞,正在全國各地入股項目。

“三道紅線”之下,地產商饑渴難耐,生意從來沒有這麽好過。

3、

入股華夏幸福後,平安集團也曾被貼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大的投資者”的標簽,壹時輿論洶洶。

眼看著要背高房價制造者的鍋,中國第壹大民企再也坐不住了。

2019年初的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很生氣,“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他大概回應了兩點:

平安投資不動產類資產遠遠低於政策規定比例,只不過平安資金量比較大,看起來投的總金額比較多;

平安的地產投資是純粹財務投資、長期投資,不幹預企業正常經營,保險資金投資地產資產是國際行業慣例。

任匯川的話明顯就輕避重,只說出了壹半實情。

按照銀保監會要求,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資產比例不得超過30%。按照平安集團3萬億元的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投資資金上限大概是9000億元左右。

前十壹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17萬億元。

這樣看起來,平安近萬億資金絕對舉足輕重,更何況平安的保險資金每年仍在高速增長。

任匯川壹年後就離職了,但平安資金配置需求仍然強烈,“輸血”房地產的模式不會停下來。

金融分業經營的當下,平安實質上是中國唯壹壹家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他們對地產的風險敞口不僅來自於保險資金,還來自於平安銀行、平安證券、平安基金等多家子公司。

房地產在中國同樣是壹個特殊行業,不動產資產泡沫的增長,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特殊的中國平安,碰到特殊的中國房地產,這註定是壹次不能失敗的驚天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