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礦舊址群位於哪兒
712礦舊址群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712礦舊址群
中國第壹顆-鈾礦原料來原地七壹二礦舊址群,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大浦鎮大明村。1955年8月,中南309隊第四航測隊發現大浦鈾礦床。1958年5月31日,中***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同誌根據中央的統壹部署批準創建大浦鈾礦山,這也是我國第壹個五年計劃由蘇聯援建156個工業建設項目之壹。礦山對外曾稱湖南五礦,1964年改稱712礦,同年為我國“五九六”第壹顆-的成功0-提供了優質核原料。1985年國家為了保存有限的核能資源,決定終止鈾礦開采。至此,礦山***生產出金屬鈾1759噸,為我國核工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衡東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七壹二礦礦部尚保存南北長1200米,東西寬420米的規模,分布仿蘇聯式建築200多棟,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這些建築均排列整齊,方向壹致,平面均呈長方形,每棟約占地300平方米,建造均采取磚木或磚混結構,建築類型有礦部大樓、工人俱樂部、子弟學校、商店、工人村、部分生產設施等。
大浦鎮:大浦鎮位於衡東縣的南部,距衡陽市21公裏,距衡東縣城23公裏。四鄰與衡南縣、衡山縣、衡陽縣交界,大浦歷來就是衡東西南部的政治中心,明代的義城鄉太平裏,清代的字,民國時期的堡裏鄉等基層政權機關都曾設立在大埔街。新中國成立以後,衡山縣第五區人民政府(後改稱第六區)及衡東於1966年成立縣以後的大浦區公所、大浦鎮人民公社、大浦鄉人民公社也都設在這裏。1987年大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