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世說新語10篇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10篇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10篇原文及翻譯如下:

1、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_(東漢時期官員、名士)和朋友約好壹同外出,約定中午出發,到了中午,朋友沒有來,陳_於是獨自出行了,走之後,朋友才趕到。當時陳_的兒子元方才七歲,正在門外玩耍。來客問元方:“令尊在家嗎?”

元方回答說:“等您很久不見您來,已經走了。”那位朋友非常生氣,說:“真不是人呀!和別人約好壹起走,卻扔下別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說:“您跟家父約定中午走,到了中午還不來,這就是不守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人家的父親,這是不講禮貌。”那位朋友聽了十分慚愧,就下車來招呼他,元方掉頭回家去,連看也不看壹眼。

2、原文:夏侯泰初與廣陵陳本善。本與玄在本母前宴飲,本弟騫行還,徑入,至堂戶。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雜。”

譯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廣陵郡人陳本是好朋友。壹次,陳本和夏侯玄在陳母面前喝酒,陳本的弟弟陳騫從外面回來,徑自進入廳堂之內。夏侯玄於是站起身來說:“可以與人以禮相交,不可以違禮雜處。”

3、原文:和嶠為武帝所親重,語峙曰:“東宮頃似更成進,卿試往看。”還,問何如,答雲:“皇太子聖質如初。”

譯文:和嶠(曹魏後期至西晉初年大臣)被晉武帝司馬炎所器重,司馬炎曾對和嶠說:“太子近來似乎有所長進了,妳可以去看看。”和嶠回來後,武帝問他怎麽樣,和嶠回答說:“太子的資質同以前壹樣。”

4、原文:山公大兒著短_,車中倚。武帝欲見之,山公不敢辭,問兒,兒不肯行。時論乃雲勝山公。

譯文:山濤的大兒子山允戴著壹頂便帽,靠在車邊。晉武帝想召見他,山濤不敢替他推辭,就出來問兒子的意見,他兒子不肯去。當時的輿論認為山濤的兒子勝過父親。

5、原文:向雄為河內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劉淮橫怒,遂與杖遣之。雄後為黃門郎,劉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詣劉,再拜曰:“向受詔而來,而君臣之義絕,何如?”於是即去。

武帝聞尚不和,乃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入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臣於劉河內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武帝從之。

譯文:向雄任河內主簿時,有件公事本來和他沒關系,可是郡太守劉淮大為震怒,對向雄施以杖刑並將其革職。後來,向雄任職黃門郎,劉淮任侍中,兩人雖在同壹部門,卻從來不說話。晉武帝聽說這件事,便命令向雄恢復兩人的關系。向雄不得已,就到劉淮那裏,行禮後說:“我奉旨來妳這裏,可是我們之間的恩義已經斷絕了,怎麽辦?”說完,馬上就走了。

武帝後來聽說兩人還是不和,就生氣地問向雄:“我命令妳與劉淮重修於好,為什麽還要繼續絕交?”向雄說:“古代的君子,按禮法舉薦官員,也按禮法貶黜官員;現在的君子,任用人的時候恨不得把對方抱到膝蓋上,罷免人的時候恨不得把人推進深淵。我沒有和劉淮刀兵相見,已經萬幸了,怎麽還能重修於好呢!”晉武帝聽後,就不再勉強他了。

6、原文: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籍。王敦護其兄,故於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鹹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此。”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譯文:王含任廬江郡大守,貪贓枉法,聲名狼藉。王敦袒護他哥哥,壹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贊揚說:“我哥哥在郡內政績很好,廬江名士都稱頌他。”當時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嚴肅地說:“我就是廬江人,所聽到的和妳說的不壹樣。”王敦啞口無言。旁人都替何充捏壹把汗,何充卻十分但然,神態自若。

7、原文:何次道、庾季堅二人並為元輔。成帝初崩,於時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庚及朝議以外寇方強,嗣子沖幼,乃立康帝。

康帝登阼,會群臣,謂何曰:“朕今所以承大業,為誰之議?”何答曰:“陛下龍飛,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於時用微臣之議,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慚色。

譯文:何次道(即何充,晉朝重臣)和庾季堅(即庾冰)兩人壹起受命為輔政大臣。晉成帝司馬衍駕崩後,由誰繼位還沒有定下來。何次道主張立嫡長子,庾季堅和大臣們卻都認為外來之敵勢力強大,嫡長子年幼,於是擁立司馬衍的弟弟康帝繼位。

康帝登帝位後,會見群臣時問何次道:“我今天能繼承大業,是誰的主張?”何次道回答說:“陛下登帝位,這是庾冰的功勞,我沒有出力。當時如果采納了我的意見,現在就看不到眼前的太平盛世了。”康帝聽完,面有愧色。

8、原文: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雲:“汝謂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雲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譯文:王述調任尚書令時,調令壹到便走馬上任。他的兒子王文度說:“妳本來應該把這個官位讓給杜、許兩人。”王述說:“妳認為我能否勝任這個職務?”文度說:“不是說妳勝任不了,而是說克己讓人總是好事,禮節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說:“既然能夠勝任,為什麽還要謙讓呢?人家說妳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

9、原文: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壹斑。”子敬_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譯文:王子敬(即王獻之)很小的時候,曾經看壹些門生在玩樗蒲這種遊戲,看出勝負後,便說:“南風不競(南邊的要輸)。”門生們聽完,輕視他是小孩子,就說:“妳這個小孩子只是管中窺豹罷了,至多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壹個斑紋。”

王獻之聽完,瞪大眼睛說:“比遠的,我愧對荀奉倩(荀粲,東漢名臣荀_幼子);比近的,我愧對劉真長(劉_)。”說完拂袖而去。

10、原文: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譯文:孝武帝問王爽:“妳和妳哥哥比起來怎麽樣?”王爽回答說:“輪才華,我比不上哥哥王恭,至於忠孝,我又怎麽可以輸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