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律不齊吃什麽食物問題
1、巧克力
巧克力口感細膩、甜美,其濃郁的香氣具有鎮靜作用,味道和口感能刺激大腦中的“快樂中樞”,使人變得開心。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吃點巧克力還可防止心律不齊。
研究人員對5.5萬名丹麥人進行了長達13年的追蹤調查。調查期間,約有3300人得了房顫(壹種常見的心律失常)。
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喜歡吃巧克力的人更不容易發生房顫。相比每個月吃巧克力不足28克的,每個月吃28~84克巧克力的人,發生房顫的幾率下降10%;每周吃28克巧克力的,房顫發生率下降17%,每周吃56~168克的,房顫發生率下降20%。
巧克力含有高水平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改善血管功能。有研究發現,有規律地食用巧克力的人,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也低。但巧克力熱量高,吃多了會引起肥胖和代謝方面的問題。要盡量選擇黑巧克力(可可脂含量高),適量食用。
2、堅果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壹項研究顯示,經常食用適量堅果關聯心律不齊和心臟衰竭風險較低。研究人員分析超過6.1萬名45歲及以上瑞典人的健康數據,隨訪17年。
計入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生活方式、飲食、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心臟病風險相關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堅果食用量多關聯房顫和心衰風險較低。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不齊,關聯中風風險。研究人員在由《心臟》期刊刊載的論文中寫道,越是經常食用堅果的研究對象,罹患房顫的風險越低。壹個月食用壹次至三次的研究對象,房顫風險降低3%;壹周食用壹兩次,房顫風險低12%。
壹周食用不少於三次的研究對象,房顫風險降低18%。此外,每周適量食用堅果還關聯心衰風險降低20%。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堅果富含健康脂肪、礦物質和抗氧化成分,這些都有益心臟健康。
擴展資料:
心率不齊日常防護
1、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復診,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劑量。
2、自我監測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癥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稱前驅癥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3、找出病因
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4、生活規律
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過量運動,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
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因為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心率每分鐘會增加8-10次,很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因此要預防感冒、發燒。
人民網-吃巧克力可防心律不齊
人民網-常吃堅果或降低心律不齊風險
人民網-心律失常要限制飲食嗎?心律失常患者註意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