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個什麽講究?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原本是木匠們為了記錄尺寸而用的順口溜,後來被人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寓意,變成了有趣的諧音梗,意思是?床不離妻,官不離發,桌不離酒?。這些俗語原本是沒有這麽多寓意的,只是被人們強加之後,廣泛地使用,便成了人們約定俗成的?俗語?了。
?床不離七?意思是床不離妻,這句話的寓意是希望單身的男子能找到妻子,成婚的男子能壹直與妻子幸福生活永遠不分離。這是因為古時候,男女性結為夫妻後,都是女性從家中嫁到男生家,因此,男性的床不能沒有妻子。但是事實上,這句話是說鋪在床上的木板壹般不能少於七根。
?棺不離八?也是壹句諧音俗語,譯為?官不離發?。這是為了讓死去的親人能夠保佑活著的人,保佑他們升官發財。但是事實上這句話最初也只是因為棺材壹般都八尺長,才有了這句話方便記,最後才演變成了俗語。
桌不離九?也很好理解了,就是說飯桌上不能少了酒,這是由於古代時候的酒文化而流傳下來的俗語。這句話也是為了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對客人遠道而來表示歡迎。除此之外,還有?凳不離三?、?門不離五?的說法。這兩句話便沒有演變成俗語,他們的來由很簡單,就是坐凳子的時候尺寸後面都要留個三,做門則是留個五,這其中其實沒有什麽寓意,只是木匠們為了方便記而說出來的,不料後來因為人們的迷信而被附加了這麽多的?深刻寓意?。如今這些話語很少有人在用了,除了壹些比較落後的農村地區還有人這樣說外,其他地區鮮有人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