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 員工素質 經營策略 和盈利有什麽關系

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 員工素質 經營策略 和盈利有什麽關系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企業文化概述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壹定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下,為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為達到總體目標,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並經過企業員工認同、信守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文化思想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它是企業員工的群體意誌和力量統壹於企業發展方向上的產物,與壹定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所謂企業文化是指在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範、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和企業產品等等。企業文化理論始創於美國,二戰後針對日本企業對美國經濟的挑戰,美國壹些管理學家研究和總結日本企業管理經驗而創建這壹理論。企業文化理論在美國企業界廣泛運用。尤其是大企業,企業文化滲透力極強,達到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程度。美國人對於企業文化有著獨到見解: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原動力,企業文化是核心竟爭力之壹。

3.2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影響分析

3.2.1企業文化為企業管理提供方向、動力及精神文化資源

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壹,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管理分為硬件和軟件,硬件主要包括經營戰略、企業結構和制度;軟件主要包括人員、技術、作風和最高目標。企業文化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給企業管理提供了方向和動力。第二,企業競爭需要有區別於其他企業的、具有自己特點的企業文化。競爭是企業必須具備的行為機制,如果企業沒有能夠反映並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文化,沒有包括企業文化在內的經營發展戰略,企業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競爭能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不難看出,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的發展具有導向、凝聚、約束、激勵作用和塑造企業形象、形成企業社會影響力等作用,是企業生存發展必需的要素和條件;同時企業文化還是企業的精神文化資源,是企業文明程度、發展水平、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是推動企業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不竭動力。伴隨全球經濟壹體化進程的加快,經濟與文化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壹起,相互推動、***同發展,而在這種背景下,企業文化已成為推進企業發展的壹股神秘力量,現階段必須註意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建設。

3.2.2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品牌的內涵

在現代經濟中,消費者選擇某個企業的產品,某種程度上也是選擇該企業的文化,表示他對某種文化的認同。比如選擇麥當勞就是選擇壹種美國式的開放、自由、快捷、輕松;購買索尼產品的人,認同的是壹種日本式的精巧、創新;而喜歡奔馳的人所傾慕的則是德國式的嚴謹、精細、氣派和古典。因此,企業文化相當於企業的標簽。競爭是企業必須具備的行為機制,如果企業沒有能夠反映並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文化,沒有包括企業文化在內的經營發展戰略,企業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競爭能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通過訓究發現,決定企業核心竟爭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壹是顧客忠誠度高低和忠誠群體大小;二是員工忠誠度的高低和忠誠群體的大小;三是品牌影明度的高低和大小。而決定企業這份方面狀況的正是企業文化。受歡迎的企業文化使企業贏得了客戶,也就贏得了競爭。 3.2.3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動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是團結職工、鼓舞鬥誌、弘揚企業精神的武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載體,是提高職工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術素質的法寶。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是順應世界管理軟化趨勢的明智選擇。從現代管理角度來看,特別是大的企業集團,僅僅靠產權、物質利益方面的紐帶已遠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必須有文化、精神方面的紐帶統壹企業理念。 3.2.4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撐

就短期影響來說,企業文化所造成的對員工士氣的鼓舞作用會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難關,從而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回升;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對於企業的成長壯大發揮效用,是企業發展最持久的決定因素。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成員的思想觀念,它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充分發掘出企業中每壹個成員的潛能,激發出他們的士氣。同時,企業文化作為壹種精神力量,是企業無形的約束與支柱。當企業管理趨向團隊化時,它就是企業內部團結的紐帶、溝通的架道,是團隊之內或團隊之間相互默契的“***同語言”。因此,壹個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確立後,它所帶來的是群體的智愚,協作的精神,新鮮的活力,這就相當於在企業的深層結構中“裝”上了壹臺馬力十足的發動機,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企業創新、進步的精神動力。縱觀世界成功的企業,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等,其長盛不哀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即優質的產品、精明的銷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3.3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發展之實證分析。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是我國的壹家大型民營企業。21年來.海爾集團持續穩定發展.成為壹家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海爾集團的產品己經成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美謄的國際名牌。其產品門類覆蓋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和米色家電.***計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出口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806億元。同年.海爾被評為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壹名。2004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是中國唯壹獲選的品牌。觀察海爾的文化,具有如下特點:

1)創新是海爾文化的核心

海爾成功的經營業績令世人贊嘆,根本的原因在於海爾人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無論是產品研發、技術發展、市場開發,還是經營策略、管理制度,海爾敢於打破常規思維,實現了壹系列的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與制度創新。“創新”,就是海爾價值觀的核心,是海爾的靈魂。

2)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是海爾文化的特色 海爾從壹開始就有壹種強烈的民族使命感。創中國人自己的品牌、創中國名牌,是海爾人執著的追求。正因為如此,海爾能夠從無到有歷經磨難,創出壹個在國內外響當當的海爾品牌,並躋身於世界名牌的行列。 3)誠信為本、客戶至上

海爾從設立以來,就把誠信、質量、服務作為生產和經營的重點。質量觀念、市場觀念在海爾深入人心。海爾在服務上所做的文章,更是眾所周知。在企業創建初期的經濟困難時期,海爾曾毅然砸掉76臺不合格的冰箱,砸出了壹種高度的質量意識,也向世人表明了海爾人高度的責任感。海爾推出的“神秘顧客”計劃,更是質量管理創新的絕招。通過“創造感動”的過程,海爾把企業的關心與體貼送到了客戶心上。 4)心如大海、包容萬象

正如海爾首席執行官張銳敏先生在《海爾是海》壹文中所描寫的那樣,“海爾應像海,因為海爾確立了海壹樣宏偉的目標,就應敞開海壹樣的胸懷。不僅要廣攬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應具備海那樣的自凈能力,使這種氛圍裏的每壹個人的素質都得到提高和升華”。

海爾的管理層早已洞悉了人力資源、人力資本的稀缺性,遠見卓識地創造了“賽馬不相馬”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給每壹個員工創造壹個公平的競爭機會,使得海爾有了壹支平均年齡二十多歲、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靈活而高效的管理梯隊。

海爾將其終極目標,定位於“致力於對地球和人類的終極關懷”(張瑞敏語),反映出海爾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襟。正是這種大海般的抱負,成就了海爾的輝煌成就。 3.4建設企業文化應註意的主要問題 3.4.1正確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及企業成員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風範、文化形態的總和。它包括企業的外觀文化、物質文化、產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五個層次的完整體系,涉及到企業管理、企業目標、企業精神和職工積極性等方面。它既是壹種文化現象,又是壹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不僅要靠資本實力和品牌優勢,還要靠企業的精神優勢,即員工對企業的熱愛、自豪和壓倒壹切的進取心,以及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的心理能源。

必須認識到,企業文化不僅代表了企業的精神風貌,更應該蘊涵企業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因此,除了企業形象外,它還代表了企業的價值標準、經營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為準則、職業道德、文化建設。較為超前的企業,能夠將企業文化擴展到“以人為本”的育人層次,如海爾,不僅對人進行物質上的感懷.更立足培養員工“自我實現”的文化理念,從高層次上實現“以人為本”。也有個別企業能夠使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團,對於公司管理有兩條重要紐帶:其壹是資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們同時,也要看到即使是這些企業,也並沒有形成壹個適應外部環境的價值體系,在企業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等很多方面,企業文化的作用還不夠,而這些方面恰恰構成了企業文化建構中的核心問題。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中心,努力服務社會,同時,平等對待員工,平衡相關者的利益,提倡團隊精神,並鼓勵創新,文化成為員工的自覺觀念、意識和行為規則。

3.4.2 企業文化建設要註意在延續中整合和發展

延續是指企業文化在企業領導者更替過程中保持穩定,防止企業形象不穩定對企業造成的傷害。整合是指企業文化要隨變化的社會環境、文化氣息、企業制度而變化。發展是指企業文化的內容要不斷充實,追趕甚至領跑於社會文化。在這壹個過程中,要堅決杜絕企業文化的內部沖突。

成功的企業文化可以成就壹個企業,失敗的企業文化也可以毀滅壹個企業,企業文化絕不是裝點門面的擺設,而是每個成功企業必須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場大潮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壹批富有遠見的企業家們逐漸達成***識:現代企業問的競爭,是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的競爭,更是企業文化力的較量,企業文化建設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如今,形成好的、受歡迎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全球各大企業所追求的目標。中國的企業同樣要跟上時代潮流,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在競爭中取勝。 3.4.3組織學習是建立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良性互動的有效手段

著名學者楊振寧說:“2l世紀企業的競爭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是中國超越發達國家的主戰場”。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片面的發掘職工體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職工的智力資源,更註重於人的因素。況且,企業文化理論的本質特征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反對“見物不見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張將培育進步的企業文化和發揮人的主體作用作為企業管理的主導環節。所以,企業不能再受商業化的束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只有當企業全體職工把個人利益同企業利益緊密聯系在壹起時才能煥發工作熱情,使企業文化建設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給企業職工帶來好處,使職工自覺認同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使企業文化建設由企業推動轉變為職工推動,步人良性循環,避免可能出現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 4結論

經濟發展過程也是文化發展過程,強化主體意識,著力塑造和培育企業精神,了解文化的特征及企業文化在經濟中的作用,才能更加註重企業文化的地位,使企業精神始終貫穿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常抓不懈,並轉化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為。增強企業職工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升企業綜合實力。把握文化特質和企業行業特色,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的必要性和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場竟爭中依靠文化來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竟爭力,方能更有利於促進企業經濟持續發展,使企業走上高質量、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的現代企業管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