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悲劇是性格悲劇還是社會悲劇
孔乙己的性格較為復雜,具體的來說,其性格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抱殘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己是清末壹個下層知識分子,卻又別於壹般下層社會的勞動者。“孔乙己是活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壹的人”他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幫們同樣站著喝酒,但他卻以為自己是讀書人而看不起勞動者。他與上下層人都有距離,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積極地位又低下。為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竟壹直不肯脫下那“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說起話來,滿口之乎者也,時刻不忘顯示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即使叫孩子吃茴香豆,也是慌張中用手罩著碟子,說著“多乎哉,不多也”的“知識分子”語言,甚至當別人戲弄他時,他還是壹再表現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傲氣,“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只有當人們觸及到靈魂深處的傷疤------“妳怎麽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時,他感到頹唐不安,意識到自己的淪落和低微,再也沒有了讀書人的清高。封建社會正統的思想,對工農商是歧視的,正所謂“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學而優則仕”壹直是知識分子的分子的目標。在這種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視體力勞動,至於經商業更令他不齒,因而“君子固窮”也就成了他的人生信條,成了他淪落社會、茍且偷生的“擋箭牌”。所以他雖寫得壹手好字,但好吃懶做,不會營生,以至於將要討飯,不得已去做些偷竊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卻偏偏要漲紅了臉去爭辯,說:“竊書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死要面子,最會落到被打折腿的慘景。即便如此,仍然自欺欺人,說什麽“跌斷,跌,跌……”。以上這些性格特點是孔乙己“愚弱”扭曲的壹面。
(2)、心地善良。人的性格是復雜多變的,孔乙己也是如此,盡管抱殘守、死要面子,但他仍有美好的壹面。他雖幹些偷偷摸摸的勾當,但是品行比別人都好,從不拖欠酒錢;“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壹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孔乙己的名字。”他看不起勞動者,以讀書人自居,但對孩子卻很熱情,教“我”識字,給孩子們份茴香豆,表現出他質樸善良的本性。
2、“病態”社會是造成其悲劇命運的客觀因素。
封建科舉制度的摧殘,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思想的侵蝕,封建統治階級的霸道,是造成孔乙己悲劇命運的社會因素。
封建科舉制度是隋王朝以後各王朝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分四級考試,最低級為院試,及格者為秀才,再次為鄉試、會試,最高級為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中第壹名為狀元。科舉的內容,明王朝以後主要是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某個句子為題作文,格式固定,重復孔孟之道,不允許闡述自己的見解和聯系實際,故而嚴重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而知識分子唯有走科舉之路,才能獲取功名利祿,毒害很大。清代可靠之風更濃。魯迅的父親即因科考案而入獄。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在科舉制度下僅參加了院試而未中秀才卻依然不悟的清末下層知識分子,像他這樣想要改變貧困潦倒的命運,也唯有參加科舉才是出路, 可是他既無家產,又無靠山的家世,註定了他終於沒有進學的命運。小說中“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即反映了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及對科舉的執著。
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思想諸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學而優則仕
”等的侵蝕,使得孔乙己這樣壹個下層知識分子也“惟命是從”,“熱衷科舉”、“不願脫下又臟又破、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不願與“短衣幫”為伍,養成至死都好吃懶做而不覺悟的扭曲性格。“身材高大”的他連養活自己的生存能力都沒有,可見其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可悲至極。
知識分子在人人和歷史階段,都不是壹個獨立存在的階層,而任何壹個反動統治階級總要造就和網絡壹批知識分子,作為剝削和統治人民的工具。封建科舉制度誘使他們走上追求功名富貴的道路,充當他們統治人民的鷹犬,小說中的丁舉人即就是這追逐功名富貴的幸運兒者,成為霸道的封建統治者,“他家的東西偷的嗎”,即從側面表現了丁舉人的霸道。正是通過科舉獲取功名的他,面對偷了他家東西的孔乙己“先是吊著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如此飽讀經書的他,幹出的事竟是如此的殘酷,丁舉人成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直接制造者,這不是封建教育造成的嗎?但是大多數屢考不中的讀書人,如老童生孔乙己,卻被他們造成壹無所有,不能自食其力的廢料。如果出身貧窮或家境破落,那就要潦倒終身,落魄而死,孔乙己就是這樣,在封建科舉的誘惑下,在封建思想的侵蝕及丁舉人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欺淩下,而成為封疆科舉制度的殉葬品。對孔乙己悲劇命運“愚弱”性格剖析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註處於封建統治時代,吃人的這個社會,正是這個“病態” 的社會,使孔乙己這個 “ 社會人”難逃厄運。
3、“冷漠”、“麻木”的人群是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催化劑。
《孔乙己》這篇小說是在笑聲中,或者說是在“快活的空氣中”揭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的。小說在第壹部分用近五百字的筆墨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時也不忘最後介紹小夥計們感受到的“掌櫃是壹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叫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記得。”----孔乙己是壹個使小夥計快活的人;緊接著,課文介紹了“兩次”到酒店喝酒使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酒客取笑孔乙己,孩子們在笑聲中走開,以及掌櫃和“我”的笑,如此多的“笑聲”本可以使人記憶猶新,但卻是“沒有他,別人也這麽過”而使人卻怎麽也“快活”不起來,原因何在,
“笑”構成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悲涼”氛圍,“笑”的背後是人們的冷漠和無聊。
小說開頭“鹹亨酒店”人們喝酒方式,據讓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信任,充滿猜疑和嚴重的階級對立,預示著孔乙己的悲慘結局。隨後,在孔乙己出場的情節中,掌櫃和短衣幫等酒客對孔乙己多次無聊的取消,小夥計“我”對孔乙己的熱心毫不理睬,及孔乙己暫時消失後,掌櫃和酒客對他的忘卻,掌櫃對“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的惦記等等,這些都我們感受到孔乙己這樣壹個使別人快活且“善良”的人,在遭受到不幸時,卻未得到應有的同情,而是無情的嘲諷與冷漠。
特別是身處社會最底層的短衣幫,他們對豪強諸如丁舉人之流充滿敬畏,對不幸者孔乙己又肆意嘲弄,故意引逗得孔乙己漲紅了臉,專揭孔乙己精神上的“傷疤” ,“妳怎麽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以看見孔乙己“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了壹層灰色的樣子為快樂事。如此種種,更讓人感到社會的悲涼,人心的冷酷、麻木。連未出場的丁舉人也只因為孔乙己偷了他家的東西而“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同樣是冷酷,孔乙己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的被這樣壹個冰冷、冷漠的社會人群給拋棄了,沒有壹絲抗議,因而只有“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結局,讓人感到悲慘。試想,如果孔乙己周圍是壹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人群的話。孔乙己也不至於那麽的悲慘,那麽的無聲無息。
如果說孔乙己的“愚弱”性格是造成其命運的主觀因素,封建科舉制度及封建教育是其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和因素,那麽麻木、冷漠的社會人群則是導致孔乙己死亡的催化劑。是這些麻木無聊的看客們,讓孔乙己感受不到溫暖,而在冷嘲熱諷及無聊的逗笑中走向末路的,這樣如此麻木、冷漠、充當無聊看客的群體影響著社會思潮的變革。了解了這些,我們就不難理解,在這樣壹個社會大變革時期,壹個“憂憤深廣”的啟蒙者魯迅先生為何要揭露國民性,而致力於改造國民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