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比較知名的經濟學家?或者有獨到的見解
劉正山(著名經濟學家)
(2003年7月)
我列舉壹些知名的華裔學者,算是壹個排名。讓大家認識到,我們不僅擁有國內壹些略懂經濟學或不懂經濟學的媒體“明星”,更有壹些被國際經濟學界接納,且做出了很大貢獻的值得大家驕傲的學者。而這些學者,有壹些是不為我們大眾所熟悉的。因為只排6位,其他壹些學者就不做介紹了。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讀者提出各種意見。
(1)劉大中(1914—1975),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曾參與眾多重要計量經濟模型的創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收錄傳記的唯壹壹位華裔學者。1955—197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1946年,第壹個做出中國的Nationnal Accounts的試圖)。1948年10月下旬,胡適曾向翁文灝、蔣介石推薦過吳景超、蔣碩傑和劉大中。在胡適推薦的這三個人當中,劉大中和蔣碩傑後來都到了臺灣,在臺灣的土地改革和稅制改革中,都發揮出了相當大的作用。余英時1999年的壹篇文章說:“臺灣經濟之有今日,當時(二十年前)都說‘六院士 ’,即劉大中、蔣碩傑、邢慕寰、鄒至莊、顧應昌、費景漢等六人建言有功。”在他去世之後,庫茲涅茲(197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專門撰寫壹篇長達 16頁的文章,以紀念他。
(2)蔣碩傑(1918—1993),先後在美國、臺灣等地多所大學和單位工作。對臺灣經濟改革貢獻極大(見前面的介紹)。他是截至目前惟壹壹位獲得提名角逐諾貝爾經濟學獎(1982年)的華裔經濟學家(最近兩年媒體熱炒張五常將要獲得,或者已經獲得提名純屬謬誤)。蔣反對通貨膨脹、反對各種經濟管制以及人為幹預市場。自1954年至1960年,臺灣當局根據蔣碩傑的建議,先是改采高利率政策以對抗通貨膨脹,接著廢除復式匯率,改采單壹匯率,讓新臺幣貶值到市場能夠承受的價位。這樣推動貿易自由化、鼓勵出口、推進國內外工業合理分工的自由經濟政策,奠定了臺灣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1963年以後,臺灣的自由經濟政策沒有繼續推動下去。以蔣碩傑後來在臺灣的歲月,地位雖然顯赫,但內心的感受,他自己是用“苦寂”二字來形容的。
(3)鄒至莊(1929—),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他是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最主要的貢獻是“鄒氏測試”(Chow-test),是研究耐用品需求函數的先驅。1989年,美國的《教育經濟學報》(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全球經濟學家排行榜”,他名列第28位,是華裔經濟學家中排名最高的。1993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俱樂部”評選的“29位偉大的經濟學家”,他是唯壹上榜的華裔學者,排名第8。
(4)張五常(1935—)。這位,大家都很熟悉。他很有爭議性。我也曾寫過壹些文章指出他文中的壹些錯誤或失誤。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在新制度經濟學的成就是不容忽略的。我在2002年寫過《何必為難張五常》的文章就說過:“我們應該看真正的權威人士對張五常學問的評論,而不應該只看國內幾個盡管有點名氣,但實際上毫無學術建樹的人的評價。比如應該看弗裏德曼、阿爾欽、科斯、貝克爾等對張五常的評價。......在經濟學上,貢獻最大的要算經濟思想,其次是技術方面的東西。而張五常是極少數的對經濟學思想很有貢獻的人,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中,有很多是僅在技術方面有貢獻的,當然沒法同張比。”那些沒有讀過張五常或者沒有讀懂的,胡亂評價,不是沒有可能。
(5)黃有光(1942—),現在澳大利亞工作。貢獻主要在福利經濟學、社會選擇與微觀經濟學的某些方面(包括俱樂部理論、資本論、消費者選擇);與楊小凱教授***同創立新興古典經濟學。1986年入選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十名澳大利亞學者和全球華裔學者。近年來,他又提出壹種綜合微觀、宏觀與全面的均衡經濟分析方法。
(6)楊小凱(1948年——2004年7月7日),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多所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數理經濟學、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微觀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等。他的主要貢獻是開創新興古典經濟學。據有關資料的介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認為楊的工作比盧卡斯(Lucas)、羅默(Romer)、克魯格曼(Krugman)的要好得多。另壹位諾貝爾獎得主阿羅稱楊的研究使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論與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渾然壹體。盡管“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分析基礎存在幾個無法解決的難題(我曾經專門寫過壹篇文章討論),但是,其意義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