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原理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原理

原理:試樣經灰化或酸消解後,註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爐中,電熱原子化後吸收283.3nm***振線,在壹定濃度範圍,其吸收值與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是利用石墨材料制成管、杯等形狀的原子化器,用電流加熱原子化進行原子吸收分析。

擴展資料

20世紀80年代,橫向加熱石墨爐的出現從理論上闡明在石墨管的長度方向上不存在縱向加熱石墨管的溫度梯度現象。石墨爐原子化技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原子化效率,其分析的靈敏度較火焰原子化技術提高了3~4個數量級,靈敏度可達10-12~10-14g,無疑是原子吸收光譜法發展的裏程碑。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還具有進樣量少(壹般僅需要5~100μl便可進行1次測定)、原子化溫度可自由調節、試驗操作過程中安全系數高的優點。

石墨爐的缺點在於其分析範圍較窄,測定速度較慢,檢測費用較高,測定精度較差,重現性不如火焰法(變異系數壹般為4%~12%),有時候由於部分樣品基體較為復雜,產生嚴重的背景吸收幹擾,極大地影響了測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