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遇到愛挑刺的同事,怎麽辦?

遇到愛挑刺的同事,怎麽辦?

朋友遇到了壹個愛“挑刺”的同事:朋友穿黑色的衣服,她說“穿這麽素色的衣服,跟個大媽壹樣”;朋友穿鮮艷的衣服,她說“穿這麽艷麗的衣服是要去相親嗎”。

?

職場中存在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給別人挑刺。

?

職場挑刺既影響工作狀態,也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因為這些挑刺影響自己的心情,只會自我消耗,為對方的壞情緒買單。

?

職場海海,事無完美,如何認清職場挑刺,並正確的對待它才是職場人應該歷練的重要點。

?

?

1、刷存在感,顯示優越性

?

知乎上壹位網友說:最近換工作到新公司半年不到,遇到個年輕且巧舌如簧的同事。每次私下單獨與他溝通工作上有交集的事項,都是平和無障礙,但壹到多人討論的會議上,就會對我提的解決方案各種挑刺,提出壹大堆問題和比喻,但在我追問之下也沒提出解決建議和方法。

?

無論妳的言論與三觀多麽正,他總能自動刪除妳90%積極的部分,再擴大那10%不太合理的部分,然後把這個部分描述的更極端,然後用這個觀點懟妳!

?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很多愛挑刺的人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評價很低、內心怯懦,需要通過挑別人毛病來取得心理上的優勢。這種自欺欺人、借語言逞能的做法雖招人厭,但能讓他們的內心獲得力量感和穩定感,以“挽回”壹點點自尊心。

?

這樣的挑刺只是刷壹下存在感,表現出自己很懂的優越性。

?

2、實為指導,表達太過直白

?

朋友小何是壹家公司的產品經理,他說自己能走到今天這壹步,還要感謝多年前那個經常給自己“挑刺”的領導。

?

當時,小何剛步入職場,很多細節性工作經常出錯,工作做的不好,領導經常批評他,言語犀利,他壹度想過放棄。小何靠著自己的夢想信念堅持了下去,當他工作壹年後發現,他的進步要遠遠超出其他的同學,這也許就是“挑刺”領導的作用。

?

有些領導或者資深同事,在指出下屬或同事的問題時,表達過於直白,實際上是比較真誠的指導。他們帶著批判性思維,為同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遇到這樣的“挑刺”,實屬慶幸!

?

3、施加壓力,變相逼辭職

?

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開啟了裁員休班模式。4月份,蘑菇街的裁員也受到了關註,裁員後給到正式員工高於行業標準的n+1.5賠償,試用期員工也同樣給予了補償。

但是,很多企業因不想支付補償金,不正大光明的裁員。針對不想留下的員工,會各種刁難、挑刺、績效考評打低分,讓其自己走人。

?

如果是想要員工離開的挑刺,壹般都是無緣無故的挑刺,並不是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對員工的個人成長提高無益。

?

?

1、分清挑刺目的,針對性應對?

?

對於那些不理性的聲音,對工作並無指導性、無信息增量的挑刺,避免盲目相信,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驗證自己的工作表現。

?

更不要急著去按照“挑刺者”所言對號入座,給自己貼上相應的標簽,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怪圈,沈溺於言論的漩渦。

?

職場中,有些挑刺確實是“杠精”的故意找茬,但是強勢的領導或者表達直接的領導大有人在,很多名義上的挑刺,實際上能夠在職業發展中促進成長。

?

對於“挑刺”,要理性對待,先分清挑刺目的,才能針對性地應對。

?

2、避免踢貓效應,化“挑刺”為動力

?

“踢貓效應”,描繪的是壹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壹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系鏈條依次傳遞。

?

當遇到“挑刺”時,不要讓其影響自己的情緒,被波及的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別人。

如果有人傷害妳的感情、妳的尊嚴,妳要不為所動。妳不死守妳的小情緒,妳便不會被傷害。

自己不能控制的挑刺,便任爾東西南北風吧。每壹次挑刺的背後,都隱藏著我們不斷進步、克服障礙的契機。

?

3、專註自我提升,擴展舒適區

?

無論挑刺是負向的還是能夠促進自我成長的,都要將其作為自我提升的突破口,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

?

心理學研究說,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在熟悉的環境中做擅長的事,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妳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進步緩慢。

?

學習區裏面是我們很少接觸甚至未曾涉足的領域,充滿新穎的事物,在這裏可以充分的鍛煉自我,挑戰自我。

?

壹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舒適區不斷擴大的過程。

?

職場挑刺不是打不破的荊棘,只要正確的認識它,分清它的真面目,它也可以是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的踏板!

?

那些職場中不斷提醒我們改變的“挑刺”,便是我們從舒適區走向學習區的路徑,讓我們不斷拓展認知外圍,開拓思路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