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五壹長假恢復的利與弊 反方四辯陳詞~急!
利: 1、從國家的角度保留中國的傳統節日。 有壹回,我去美甲,遇到幾位韓國人。壹聊天,才知道,原來韓國在中秋節的時候,是放假三天的。訝異之中,我便在思考,中秋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為什麽中國不放假?反而外國人放中國的假?直到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流失,在被中國人自己流失。 而這回取消“五壹”黃金周,取而代之的是,挪出時間分配給對中國而言,更具意義的傳統節日壹些時間,讓中國的百姓過中國自己的節日。那這何嘗不是件好事呢? 2、將集中的假日分攤,緩解節前節後交通擁堵等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現在每到黃金周前夕,道路就出奇的堵。應該說不僅道路堵,到超市結賬,也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伍;到商場購物,除了壹片漆黑,還是壹片漆黑(全是人腦袋);出行,公交車上、地鐵裏、便道上,全部布滿了人。 但是,如果我們將黃金周分攤出去,就不會出現黃金周節前擁堵的狀況了。 3、促進經濟的發展。 根據有關報導,1999年之前,全國連續數年的旅遊收入增長都在22%左右;實行黃金周之後,連續7年來每年的旅遊收入增長卻降低為12%左右。黃金周還使股票、期貨等交易,以及會展等活動不得不暫時中斷,損失了不少經濟收入。 4、減少資源浪費 長假期間,壹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城市都會吸引大批遊人,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而,各旅遊景點為了應付長假時集中到訪的遊人,景區及相應的城市都必須動用大量的資源,但長假壹過,很多資源也隨之浪費,環境破壞卻日益嚴重。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分配資源。弊: 1、誰來補償我們的旅遊假期? 對於上班族來講,我們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坐班。現在采取核心工作制的公司還是太少。那麽,對於這些來說,黃金周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只有這種長假,才能滿足他們的旅遊願望。五壹拆開分給其他的幾個傳統節日,雖然,在總體上,假期是多了壹天,但是,假期是分散的。那麽這種分散的假期,如何能滿足他們的旅遊欲望呢? 我有壹些國外的朋友,在國外,他們每年幾乎可以享受將近半年的休假時間,那麽,我們呢? 2、農民工如何回家務農? 事實上‘五壹’黃金周對部分農民工來說很重要。因為‘五壹’期間,北方是麥收時節,南方則是插秧的尾聲,部分農民工可能要回去照顧家裏的農活兒。”如果取消了“五壹”黃金周,那麽這些人如何回家幫忙務農呢? 3、在外流動人口少了壹次探親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企業,都規定了年假和探親假只可選其壹。新的在擬定的年假規定中,也標明了:以年假和探親假中較長的為標準。短短的三天“長周末”,他們根本無法完成回家探親的全過程。那麽,如果取消“五壹”黃金周,就意味著,他們少了壹次回家探親的機會。 4、國慶長假可定要爆棚 原來的三個黃金周縮成了兩個,裏面還包含壹個春節,不少人擔心國慶長假會因此更加擁擠。有人則認為,沒有了五壹長假,國慶長假就要升級為“鉆石周”了,壹票難求、壹座難求的局面可能到時候會進壹步加劇。5、休息日實際上可能會縮水 “五壹”黃金周已經實施了8年。這麽多年來大家已經適應了五壹黃金周,五壹的功能已經從外出旅遊轉變成了休息,失去這樣壹個調節體力、精力的長假許多人都會感覺不甘心。對於在企業工作的人員而言,如果只是在清明、元旦、中秋、端午幾個節日上休假壹天,那麽,在實際操作中,這種休假是很難與雙休日合並起來的,如果再遇上公司忙的時候很可能就休不到假,五壹長假壹下子又沒了,等於全年的假期就縮水了壹半。那麽,有何謂“延長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