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元代鑄造的通寶錢有哪些?

元代鑄造的通寶錢有哪些?

元紙幣為主要貨幣,銅錢種類多數量少。鑄造的通寶錢有大朝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元貞通寶、大德通寶、至大通寶、大元通寶、延祐通寶、至治通寶、泰定通寶。除至正通寶中有幾種背文記值外,其余錢背文無記值。

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鑄”。“大朝”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時的國號。大朝通寶有銀、銅兩種,銅比銀少,但兩種數量都不多。銅鑄小平錢,直徑2厘米,厚0.14厘米,穿0.5厘米,錢幣上沒有錢文。

至元通寶四體文錢是元順帝妥懽帖睦爾時鑄造的。至元通寶大小均有,並且部分錢幣背面鑄有八思巴文。其四體文錢是這壹時期的傑作,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特殊意義。

元世祖忽必烈於1285年至1294年也曾鑄造過至元通寶錢,但只有漢、蒙兩體小平至折三***六品。而元順帝所鑄造的至元通寶版式繁雜,變化無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異文及供養錢等。至元通寶四體文錢錢文有4種:面文“至元通寶”4個字為漢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讀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為察合臺文,穿左為西夏文。因此,該錢被稱為“四體文錢”。

在歷朝歷代的古錢幣中,面文和背文多達四體的,僅此壹例,別無其他,可謂“空前絕後”。至元通寶直徑4.5厘米、厚0.25厘米,重24克。保存完好者,可見老舊包漿,遍體紅銹夾有綠銹,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元代鑄造的通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