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是誰寫的
聖教序是由唐太宗撰寫。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壹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全稱《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因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終能各盡其勢,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征,用明人王世貞的話來說,是“備盡八法之妙”,成為王字的壹個大寶庫。此碑於宋以後中斷,傳世以未斷宋拓本為佳,字跡稍肥,筆鋒使轉處瑩絲可見。
其特點:
1、字法無常,盡得其勢。
在《聖教序》中,王羲之結字表現淋漓盡致。該方的方,該圓的也壹定圓,長的長短的短,字形特征被強調,字體動感十分明顯,字和字之間字形區別變化無常,如下圖,方圓盡得其勢。
2、外定內變,大開大合。
外形既定,內部的點畫就可以盡可能多地尋求分割變化,以增大同類外形字的細部區別,使通篇變化更加豐富。
3、經心無意,自然意外。
三角形的字形不論欹側,外形特征鮮明,猶如天然幾何。此亦非巧合,更不是有心計算,乃長期經心致無意而成。
4、收放自如,無有雷同。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變化,無有雷同。
5、楷正之法,端莊古雅。
字體方正剴切,如壘墻之磚,使結字有著端正結實的內質,細節的變化,使之熠熠生勢。楷法功夫在聖教序得到了精湛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