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特朗普支持伊朗大規模反政府遊行,究竟是為何?

特朗普支持伊朗大規模反政府遊行,究竟是為何?

編輯/張喜斌統籌/陳威大白新聞註意到,連日來,社會長期穩定的伊朗突現較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立即引發國際社會關註。有媒體稱這是壹場“由雞蛋引發的示威”。

對此,在2018年1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中方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穩定,實現發展”。此外,最新消息顯示:伊朗多地示威抗議繼續,已致21人喪生,約450人被逮捕。

最新消息:伊朗多地示威抗議致21人喪生

據“中央社”援引伊朗媒體2日報道,1日晚有9人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地區抗議示威的相關動亂中喪命,使得這波抗議風潮的死亡人數增至21人。有官員表示,首都德黑蘭過去3天約有450人被捕。

報道稱,此前有6名示威者在和安全部隊的沖突中喪生,因為他們試圖襲擊卡德利詹鎮(Qahderijan)的警察局。

媒體報道稱,由於伊朗經濟狀況低迷,民眾從去年12月28日開始在馬什哈德,伊斯法罕、首都德黑蘭等地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政府無力振興伊朗經濟。示威活動自爆發以來,已經有數百名抗議者被捕。

德黑蘭省副省長納瑟巴克特(Ali-Asghar Naserbakht)告訴與改革派有所聯系的伊朗勞工新聞通訊社(ILNA):“周六逮捕200人、周日150人、周壹約100人。”

中方表態: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穩定實現發展

2018年1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其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在談及伊朗問題時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穩定,實現發展”。

有媒體提問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壹稱,伊朗應該迎來新時代了,伊朗人民迫切渴望自由和人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耿爽回答稱:“我們註意到有關近期伊朗國內情況的報道。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穩定,實現發展。”

此外,大白新聞註意到,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今天發布了“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安全提示”的消息。

消息稱,近期,伊朗多地發生遊行示威活動,並造成人員傷亡。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提醒在伊中國公民密切關註當地局勢,提高警惕,加強安全防範,遠離示威人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聯系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此外,消息還公布了:伊朗報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15;中國駐伊朗大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098-9122176035;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消息稱,本提示有效期至2018年2月2日。

新華社:這是壹場“由雞蛋引發的示威”

今日,新華社發文——《伊朗這場“由雞蛋引發的示威”會如何收場?》。文章稱,連日來,社會長期穩定的伊朗突現較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立即引發國際社會關註。這是壹場“由雞蛋引發的示威”,其中有何內憂,又摻雜哪些外患?這場示威又將走向何方?

1

示威已趨平息魯哈尼回嗆特朗普

近日,因禽流感捕殺家禽,伊朗市場上雞蛋、雞肉價格上漲約40%。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居民率先走上街頭抗議物價突漲,多個城市也陸續舉行示威遊行活動。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目前已有超過10人在示威中死亡,包括壹名警察。

但隨著伊朗政府逐步加強管控,示威活動勢頭已減弱。其中,在首都德黑蘭,大批警力自12月30日晚起日夜部署在街頭、尤其是關鍵區域。至1月1日夜間,德黑蘭街頭仍有零星抗議活動,但城市秩序已不受太大影響。

文章稱,與此同時,支持政府的集會也陸續在德黑蘭以及伊朗全國範圍舉行。比如,在德黑蘭大學校門壹側就聚集起壹批支持政府的年輕人,有人帶頭高呼反美和宗教口號,回擊反政府抗議人群。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月1日連續第二天再度發表聲明,呼籲民眾應對“暴徒和違法者”。他此前還譴責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連日來對伊朗示威活動發表幹涉性言論,稱特朗普幾個月前還汙蔑伊朗支持恐怖主義,是徹頭徹尾的反伊朗分子,無權對伊朗人民品頭論足。

特朗普1日也再次發表推文,抨擊伊朗“方方面面都失敗”,除了與奧巴馬政府達成壹份“可怕協議”(意指伊核協議)。

2

伊核協議敏感節點伊朗政府更謹慎

——為何發生大規模示威?

這壹輪示威的議題從抗議物價飛漲擴散到反腐敗、反對政府介入地區事務等,但歸根結底,示威民眾的首要關切還是民生,而不是政治。

截至2017年,伊朗失業率高達13%,通貨膨脹雖較之前兩位數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9%高位,壹些食品的價格高漲30%。中下層貧困人口的生活難見起色。

另外,在伊朗8000萬人口中,70%不滿30歲。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大批待業青年參與遊行,也是這壹輪示威遊行迅速發酵的原因之壹。

——示威還會否繼續升溫?

中國社科院伊朗問題專家陸瑾說,此輪遊行主要還是是伊朗民眾宣泄不滿情緒,不會動搖伊朗政治總體穩定的局面。從客觀上,伊朗政府有能力積極回應民眾改善民生的訴求,不至於引發更大範圍的動蕩。

從主觀上,這輪示威在壹個比較敏感的時間節點上爆發,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宣布是否退出伊核協議,因此此時伊朗政府尤其需要謹慎,避免事態升級,給人以口實,而傷及國際社會支持伊核協議的氛圍。

3

美國制裁下伊朗經濟民生難改善

追根溯源,伊朗各地爆發遊行示威,雖以“內憂”為導火索,但也離不開“外患”。

在地區層面,雖然伊朗近期在中東地區呈現崛起之勢,敘利亞、伊拉克政府等重要盟友得到鞏固,但沙特、阿聯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也組成“遏伊聯盟”,地區博弈呈現加劇趨勢,也牽扯了伊朗國力。

壹些伊朗民眾就認為政府介入地區事務,耗費國家有限資源,增加財政負擔,影響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的解決。

還須註意的是,美國制裁也是伊朗經濟民生遲遲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就在伊核協議達成之後,美國依然利用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權封鎖伊朗經濟,還以伊朗開發彈道導彈為由增加制裁。特朗普上臺以後更是威脅撕毀這份協議。

背景鏈接

伊核協議是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最主要政績,伊方希望協議達成之後,可以增加石油出口、吸引投資,改善伊朗經濟。然而,受美國制裁影響,伊核協議給伊朗經濟帶來的紅利有限,伊朗民眾生活仍未見明顯改善。

根據伊朗政府2017年12月公布的最新財政預算計劃,伊朗還將削減社會福利、上調燃油價格,更加引發不滿。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網、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