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十大古畫除了清明上河圖還有哪些

十大古畫除了清明上河圖還有哪些

包括《清明上河圖》,按照習慣排序介紹如下: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

2、唐·閻立本《步輦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壹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3、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壹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縱51.8厘米,橫148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搗練圖》縱51.8厘米,橫140.8厘米,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簪花仕女圖》縱46厘米,橫180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揮扇仕女圖》縱33.7厘米,橫204.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宮樂圖》縱48.7厘米,橫69.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4、唐·韓滉《五牛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8.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今天我們看到這幅《五牛圖》,其用筆之細,描寫之傳神,牛態之可掬,幾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貴還在於,中國古代留存今世的多為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

5、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縱27.9cm 橫69cm。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作。《韓熙載夜宴圖》全長三米,***分五段,每壹段畫面以屏風相隔。第壹段描繪韓熙載在宴會進行中與賓客們聽歌女彈琵琶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韓熙載和他的賓客們全神貫註側耳傾聽的神態。第二段描繪韓熙載親自為舞女擊鼓,所有的賓客都以贊賞的神色註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似乎都陶醉在美妙的鼓聲中。第三段描繪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韓熙載坐在床邊,壹面洗手,壹面和幾個女子談話。第四段是描繪韓熙載坐聽管樂的場面。韓熙載盤膝坐在椅子上,好像在跟壹個女子說話,另有五個女子做吹奏的準備,她們雖然坐在壹排,但各有各的動作,毫不呆板。第五段是描繪韓熙載的眾賓客與歌女們談話的情景。

6、北宋·王希孟《千裏江山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畫中描寫崗巒起伏的群山和煙波浩渺的江湖。依山臨水,布置以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並穿插捕魚、駛船、行路、趕腳、遊玩等人物活動。形像精細,刻畫入微,人物雖細小如豆,而意態栩栩如生,飛鳥雖輕輕壹點,卻具翺翔之勢。山石皴法以披麻與斧劈相結合,綜合了南、北兩派的特長。設色繼承了唐以來的青綠畫法,於單純統壹的藍綠色調中求變化。用赭色為襯托,使石青,石綠顏色在對比中更加鮮亮奪目。整個畫面雄渾壯闊,氣勢磅礴,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將自然山水,描繪得如錦似繡,分外秀麗壯美,是壹幅既寫實又富理想的山水畫作品,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少見的巨制。卷後有當時蔡京的題跋,證明此畫是真跡無疑。

7、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壹幅精品。

《清明上河圖》畫卷是北宋風俗畫作品。傳世名作、壹級國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壹,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8、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後,歷代莫及。

9、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中國重彩仕女第壹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10、清·郎世寧《百駿圖》

紙質,縱102厘米、橫813厘米。目前保留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郎氏善畫馬,《百駿圖》是其平生百余幅馬作品中的傑作。此圖描繪了姿態各異的駿馬百匹放牧遊息的場面。全卷色彩濃麗,構圖復雜,風格獨特,別具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