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的質心是否在樹幹上?
樹木的質心是在樹幹上,質心位於樹幹的中心,多數樹木的質心很小,通常呈圓形,僅有少數樹木的質心較大(泡桐)。壹棵生長的樹木,從上到下主要由樹冠、樹幹、樹根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樹木的生長過程中構成壹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統壹體。而樹幹既是樹木的主要部分,也是加工利用的對象樹木的質在樹幹上。樹幹是樹木的直立部分,也是木材的主要來源,占立木總材積量的 50% ~ 90%。樹幹把樹根從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及礦物質,自下而上地輸送到樹葉,並將樹葉中制造出的溶於水的有機養料,由樹葉自上而下地輸送到樹根。樹幹除了進行輸送水分和營養物質外,還儲藏營養物質和支持樹冠。不同的樹種,都有其不同的構造。不同樹種之間,密度的差異也非常明顯。即使同壹樹種的不同樹株、同壹樹株的不同構造部位、或同壹樹種在不同的生長條件下,木材的密度也會存在差異。
圖片來源於網絡
樹木的組成部分 ?
樹冠:樹木的枝葉部分,占樹木總體積的5~25%,為樹木有機養分的加工廠。 ?
樹幹:地面至樹冠第壹個大枝條的主幹,為樹木主體,是商品材或樹木利用最主要部分,占樹木總體積的50~90%。 ?
樹根:樹木地下部分,為樹木無機養分和水分吸收的場所,占樹木總體積的5~20%。 ?
樹幹的構造 ?
樹皮:樹木的韌皮部,占樹幹體積的6~25%。 ?
形成層:位於樹皮和木質部之間,具有分生能力很強的細胞組織。 ?
木質部:即木材,占樹幹體積的80~90%;是木材利用最主要部分,也是木材研究的主要部分。 ?
質心:位於樹幹的中心,多數樹木的質心很小,通常呈圓形,僅有少數樹木的質心較大(泡桐)。 ?
樹皮生成的過程 ?
木質部細胞不斷增加與木質化→樹木表皮破裂→木栓形成層→周皮(木栓層、栓內層)→樹木再增粗→新的周皮(樹皮)。
圖片來源於網絡
樹皮小於木質部的原因 ?
(1)形成層原始細胞每年分裂成木質部細胞為韌皮部細胞的6~8倍。 ?
(2)木質部細胞數量沒有損耗,而樹皮常因樹幹直徑增粗而發生破裂以至脫落。 ?
(3)木質部細胞壹般木質化,韌皮部細胞多數不木質化而被壓扁或風化脫落。 ?
五、木材是怎麽形成的(樹木的直徑生長) ?由樹木維管形成層原始細胞進行平周分裂或垂周分裂,向內分裂形成木質部(木材),向外分裂形成韌皮部(樹皮)。由於樹木形成層每年的活動很有規律,故樹木每年都在增加其直徑,也就是木材的生成過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