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赴美留學好嗎?

赴美留學好嗎?

誤區壹:越早越好

近幾年來,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增加且出現低齡化趨勢,筆者也接觸到不少低齡孩子(小學生甚至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咨詢赴美留學及遊學問題。之所以選擇更早地出國留學,家長們主要基於如下考慮:壹是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更容易適應和掌握外語環境;二是更早的讓孩子融入西方的文化;再有就是既然決定選擇國外的教學體系不如趁早讓孩子適應。

確實,早出國的優勢很誘人,但同時,由於幼兒或低齡兒童的壹些特點,家長壹廂情願的想法未必能得到好的結果。年齡小的孩子在這壹年齡段上確實具有易習得知識的特點,但遇到挫折的心理調節能力和好壞善惡的甄別能力卻不壹定能適應突變的環境,陌生環境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的不安全和敏感,筆者認為,比起早壹些適應英文環境,孩子具備健康的性格和心態要重要的多。而且,為了達到上述的目標,也並非只有更早出國才能解決,為了讓孩子能順利適應在國外學習和生活,建議有意向的家長切忌操之過急,應該提前做好功課,加強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對異國文化的了解,孩子確實具備了條件後再行動。比如說,現在很多美國的學校到在國內開設了留學預科班或者輔導班,可以提前讓孩子適應壹下,筆者認為,孩子九年級前後赴美留學比較合適。

誤區二:越“洋”越好

這裏說的“洋”是指和本土有強烈區別的異國環境。我想說:“洋”不等於“好”。很多家長認為,既然選擇了出國,壹定要出得徹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公立學校或者中國孩子越少越好的美國貴族學校,總之就是脫離中國圈子。甚至在孩子借宿家庭的選擇上也要求能住到最local的美國人家裏,如果這個家庭有其他留學生的話,也不是來自中國……這些想法可能是出於讓孩子有著更好的語言環境或者是更快的融入美的生活使然。可是,這些對孩子真的好嗎?

美國的公立學校或者中國孩子少的貴族學校,對孩子的成績要求會很高,貴族學校更是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經濟承受能力要求非常高。孩子在國內的學習成績即便很好,到了美國以後也會因為教學語言及教學方式的不同,而影響學習成績的平穩進步,甚至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

再者,公立學校或者中國學生少的學校,孩子入學以後,還會涉及到與美國本土孩子“不合群”的問題。包括生活環境也是壹樣,如果壹味強調與美國學生在壹起,也會涉及到“不合群”的問題,這些的問題更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和孤獨感。

留學生在陌生環境裏確實由於初期對留學地的生活“水土不服”而紮堆抱團,這讓許多家長擔心留學的效果。其實在對待這個問題上大多學校也會有所考慮,在學習生活中提供讓不同國家的孩子增加相互接觸的機會。孩子的適應需要壹個過程,不是壹蹴而就的,壹刀切也許會適得其反,也希望家長給予壹定的耐心。

筆者認為,孩子出國留學的目的不是“洋化”,也不是“國際化”,而是自我成長。為自我成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讓每個學生得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這才是教育的目標。中也好,洋也罷,吸取有益的適宜的養分,完成自我的升華。

誤區三:盲目追求學校排名

留學校的選擇時,常常見到學生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學校的排名,熱衷程度遠高於對目標學校強勢專業以及軟硬件綜合條件等等的考量,好像排名的前後直接決定了孩子學業成敗。

其實,奉勸各位家長不應盲目相信所謂“排名”,任何的排名的考量因素都不可能和畢業生素質劃等號。學校排名在擇校問題上只能作為壹個參考,家長更應關註自己孩子的興趣特長與學校優勢專業的匹配度。還要考慮孩子適合什麽樣的學校氛圍以及長遠的職業規劃等。

特別是對於計劃在中學階段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應該理性地分析孩子的語言水平和綜合能力,然後再選擇適合孩子、能夠使孩子發揮其能力和特點的學校,孩子喜歡的環境和註重的能力培養方向,遠比排名重要得多。

此外,到國外留學後想繼續保持在國內的成績水平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常常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會因此而放棄參加其他有益活動的機會。強調壹點,既然出國就應扭轉只看重成績名次的觀念,尤其是對於大學來說,真正重要的並不是國外的圖書館有多少專業書籍或是教師的水準多麽高超,而是學校提供的氛圍、平臺和妳自我搭建的圈子,周圍的同學、老師、室友、社團等這些環境就是妳最大的資源。通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交流碰撞,讓妳的收獲不止步於知識的積累,更是眼界的充實和能力的提升。如果畢業後得到的只是壹個好名次好成績,為此放棄了許多交流機會,那麽真的是得不償失,也就沒必要這麽大投入地選擇出國留學了。出國的不應該只是身體,更應該是妳的思想。

量體裁衣是正道

綜上,筆者認為,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理性規劃,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時機出國留學。充分考察目的學校的教學及其他方面的綜合條件,以發揮孩子潛質為原則進行選擇。此外,筆者堅信家庭是孩子的第壹課堂,家長在對外部環境提出“好”的要求時,別忘了給孩子壹個健康的成長空間。再就是,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嬌生慣養的比較多,建議家長提早從思想上、行動上註重並堅持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擔適當的家務勞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特別要重註孩子的團隊配合意識、感恩心態和責任心的建立。相信這些都能讓孩子在出國後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是將來步入社會有著不可低估的幫助。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最後筆者建議,孩子出國應先進入國際生占壹定比例的學校或者生活環境,更好的適應國外的教學方式、教學語言及生活環境後,再考慮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